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肖紅光):5月10日上午,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重慶市第七十三號地方標準新聞發佈會。會上,共發佈45項地方標準,涵蓋農業農村、安全生産管理、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領域。
發佈會現場 供圖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處長張碧全介紹,其中,包括33項農業農村領域地方標準,5項安全生産管理領域地方標準,3項市場監管領域地方標準,旨在進一步加強地方標準管理、擴大地方標準影響。
重慶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處長舒亮偉介紹,為解決當前人民社會生活中的基礎性、需求性的“如廁難”問題,讓老百姓如廁更加便捷,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重慶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了《城市公共廁所智慧化系統技術規範》,推進公共廁所雲平臺建設,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具備顯示開放時間、蹲位數量和意見反饋等功能的城鎮公共廁所大數據平臺,方便群眾及時找到廁所。
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照明燈飾管理處二級調研員趙純雨介紹,由於重慶市獨特的組團式山地城市交通特點,使得重慶對城市道路照明的需求與其他城市具有較大區別。鋻於上述特徵,現行的《城市道路照明標準》(CJJ 45-2015)已不能完全滿足重慶市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和高速公路城市段照明設計需求。結合“大城細管”工作要求,重慶編制《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城市段照明設計規範》十分必要,符合重慶經濟和交通建設,以及城市品質提升發展的需要,對提升重慶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與品質、保障交通暢通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重慶市電梯數量每年不斷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底,重慶辦理使用登記的電梯23.1萬台,電梯約佔特種設備總數的56%。2021年,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局共受理特種設備投訴舉報1164件,其中電梯類達1108件,佔總件數95.2%。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機電處處長陳海鷹介紹,原有電梯老化問題日益突出,需要採取科技賦能加信用監管,以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信用監管等基本手段,實現電梯的智慧監管。本次發佈的《電梯物聯網系統技術要求》主要從監測終端型式、外觀與標識、工作電源、保護措施、通信端口及傳輸協議、電磁相容性等26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為實現全市電梯智慧監管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