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被執行人陳某現在身處國外,短期內無法回國配合案件執行。因為疫情,我也在居家隔離。現在公司急需將查封的被執行人財産變現回籠資金,我該怎麼辦啊?”近日,一案件當事人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打來求助電話。
原來,在該公司與被執行人陳某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中,雖然法院依法查封了陳某位於重慶江北的5套房産,但因陳某身處國外,按法律規定處置其被查封財産需較長的公告送達期間。而另一邊因疫情影響,該公司代理人也無法到法院參與執行。目前該公司經營遭遇困難,急需將案涉財産變現以補充現金流,維持公司正常生産經營。
經過對案情的充分研究,執行法官張晉鵬決定嘗試運用“雲上共享法庭”APP,線上組織雙方當事人就案件執行事宜進行協商。
執行法官通過“雲上共享法庭”APP審判案件 供圖 重慶一中院
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執行法官與公司代理人、身處國外的被執行人通過“雲上共享法庭”APP實現了空間互聯。被執行人陳某“當面”向執行法官申報個人財産,執行法官就案涉財産執行拍賣和法律文書電子送達等相關事宜與雙方當事人進行了溝通,並通過“雲上共享法庭”完成執行筆錄的電子簽名確認。隨後,執行法官根據雙方當事人選定的網絡詢價方式及時對案涉財産啟動了司法處置程式。
據悉,“雲上共享法庭”是重慶法院推出的落實強基導向創新舉措,通過將人工智能技術、外部司法資源引入法庭,與案件數據、業務需求緊密結合,實現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目前“雲上共享法庭”已廣泛運用於案件審判領域,此次執行約談係執行案件中首次運用“雲上共享法庭”。
“雲上共享法庭”在執行領域的成功嘗試,打破了執行約談、執行調查的空間限制,不僅讓異地當事人可以通過互聯網“面對面”和執行法官交流,也做到全程視頻留痕,以海內“雲共享”,實現“天涯若比鄰”。(重慶一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