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長江幹流“4+2”中級法院環境司法協作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發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12-29 15:00:55

  12月23日,成渝地區長江幹流“4+2”中級法院環境司法協作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由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牽頭編寫並經相關法院審定後向社會發佈,警示和引導川渝兩地社會公眾增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意識,促進兩地案件裁判標準統一,並完善相關審理規則。

  據重慶五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冉崇高介紹,作為保障長江上游流域生態安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主陣地”,重慶市第一、二、三、五中級人民法院和四川省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1年4月14日聯合簽署了服務雙城經濟圈建設環境司法協作框架協議,約定通過建立跨區域環資司法日常聯絡、跨區域環資案件訴訟服務、跨區域環資案件調研交流、跨區域環資案件執行合作、跨區域“司法+行政”生態環境資源協同治理、跨區域環資人才共享、跨區域環資信息互通、跨區域環境司法聯合宣傳等八項工作機制,形成環境資源司法訴訟服務“同城標準”、執法辦案“同城效應”,切實為唱好“雙城記”,建好成渝經濟圈以及推動長江上游綠色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此次選編司法保護生物多樣性典型案例旨在落實該環境司法協作框架協議,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的司法規範、指導、評價作用及引領社會價值的重要作用,加強成渝地區環境司法協作,服務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

  據了解,選編的6起典型案例來自上述“4+2”中級法院近兩年辦理的涉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案件,既涉及非法捕撈、殺害食用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長江鱘,非法獵捕、殺害雉雞、白鷺等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也涉及傾倒危險廢物、非法採砂、非法佔用林地、非法採礦等嚴重影響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案例。案件類型包括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和環資刑事案件。(文 冉崇高 鐘麗君)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