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璧山法院執行局採取“軟查封”的變通執行措施,辦理了一起涉拖欠勞動者工資的民生保全案件,在有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為企業的復工復産貢獻了司法智慧,達到了令雙方當事人都滿意、放心的社會效果。
據悉,在徐某等7名勞動者起訴重慶市某紙業公司索要被拖欠工資系列案件中,璧山法院依法受理了勞動者的財産保全申請,對該紙業公司的生産設備採取了查封措施。
不久後,璧山法院執行局接到當事人電話舉報稱,有人正在拆運被查封的生産設備,該批設備有被轉移處置的風險。對此,執行局高度重視並迅速反應,組織多名幹警趕赴現場,發現部分生産設備已裝車完畢準備運出。經調查得知,該紙業公司原廠房的租賃合同即將到期,又因疫情防控暫停生産。為儘快恢復生産經營,該紙業公司準備將已經被查封的生産設備陸續運往位於江津區的新廠址。到場的承辦法官及時制止了該公司私自拆運生産設備的行為並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告知其對被查封生産設備的轉移處置必須在法院的同意和監督下依法進行。
鋻於此種情形,出於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保障法院判決得以有效履行的目的,經法院執行局謹慎研究,決定同意該紙業公司的要求,將查封的生産設備拆運至新廠址以恢復生産,責令其廠長負責妥善保管,不得私自處置,並裁定繼續查封拆運至新廠址的生産設備。
在取得勞動者支持的前提下,承辦法官隨即組織多名法警,聯繫會同部分勞動者再次趕赴原廠址對擬拆運的被查封生産設備進行一一核對並拍照記錄。各方當事人確認生産設備無誤後,承辦法官就此拆運行為向其作了充分的釋法説理,並當場送達執行裁定書。生産設備的後續拆運工作也將在法院的監督下順利完成。
一直以來,璧山法院致力於打通“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該案件的處理不僅能夠更好地實現保全目的,促使訴訟爭端走向案結事了,同時還彰顯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司法的溫情。(文 張馨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