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步世界級軌道城市 山城重慶有“要訣”
來源:新華網  |  2023-03-03 09:17:45

  原標題:邁步世界級軌道城市 山城重慶有何“要訣”?

  新華網重慶3月2日電(邵以南)居民樓裏單軌門前走、穿隧道、穿行森林公園……近年來,坐在單軌上飽覽山水之城,已經成為遊客打卡重慶的“標配”。“如同乘坐過山車一樣驚險有趣新奇,完全刷新了對軌道交通的認知。”不久前,成都遊客王子睿在體驗完重慶軌道交通後感嘆道。

  重慶軌道交通的蓬勃發展不止讓遊客感到欣喜,還為重慶兒女的出行帶來了快捷與便利。放眼如今,運營總里程突破500公里的重慶軌道交通猶如一根根飄帶,飛馳在山腰際、樓宇間,穿梭于一座座青翠的山脈之間。輝煌的成就背後凝聚著規劃、設計和建設者們勤勉奉獻的心血、奮鬥拼搏的汗水。

【城市遠洋】邁步世界級軌道城市 山城重慶有“要訣”

江跳線。新華網發(重慶市鐵路集團供圖)

  軌道交通夢想照進現實

  重慶以山城揚名。曾幾何時,“出門爬坡、回家過河”是重慶人民出行的真實寫照。現今,遍佈中心城區且正在不斷延伸的重慶軌道交通已經成為眾多市民、遊客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山城變坦途”的新畫卷正在向世人講述著重慶的無限美好。

  其實,早在70多年前,重慶就有了逐夢軌道交通的計劃,但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被擱置。時光輾轉來到1997年,重慶獲批直轄,重慶軌道正式迎來了發展時期。2000年,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全線開工。2004年11月6日,2號線正式開通觀光運營,引來無數市民前往圍觀。

  軌道交通雖然開通運行了,但當時卻幾乎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國外專家説’‘國外專家認為’‘國外專家不同意’是我們耳邊最多的話語,我們的意見幾乎不會被專家採納。”回憶起最初在日本技術顧問指導下工作的日子,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以下簡稱重慶軌道集團)道岔車間主任、國家級“張傑技能大師工作室”命名人張傑感慨道。

  當時的經歷讓大家意識到:唯有奮發圖強、實現國産化才是出路。2號線的建設過程,也是重慶軌道建設者的學習過程。學習、消化、吸收、創新,重慶軌道從零開始“國産化”和“自主創新”道路。

  在專家的帶領下,軌道員工利用一切時間查閱技術資料,自學教材和説明書,在現場進行大量的測量、比對、繪圖……期間,大夥鉚足幹勁學技術、搞技改,擬定中國標準。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隨著一條條軌道的陸續建成投運,重慶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網絡,這些軌道線也成為城市發展的強勁引擎。

【城市遠洋】邁步世界級軌道城市 山城重慶有“要訣”

單軌二號線李子壩站,列車穿樓而過。新華網發(重慶軌道集團供圖)

  迎難而上直擊難題

  先有列車還是先有樓?最近幾年,一組李子壩站“列車穿樓”的圖片在海內外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相關話題更是讓重慶軌道交通圈粉無數。

  “大樓和單軌的建設是同時啟動,在當時國內都沒有先例可循。”對於網絡上的熱議,重慶軌道交通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沈曉陽坦言道,軌道交通車站和大樓都要建,但樓房與單軌的建築標準不同,審批程式也不一樣,其難易程度可想而知。

  隨後的兩年時間裏,設計團隊先後修改調整了6次方案才完美解決了建設難題。“從外觀上看大樓和軌道是一個整體,但其實軌道線、站房和居民住宅是完全獨立且互不影響的,並且跨座式單軌還有噪音小的優勢。”沈曉陽説。

  李子壩站“列車穿樓”的成功建設僅僅是重慶軌道交通的縮影。在長達20餘年的發展歷程當中,重慶軌道交通各方團隊和人員還攻克了許許多多的技術難題,成功推動了重慶軌道交通的高品質發展。

  2008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低溫冰雪災害襲擊了我國南方地區,重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當時為了保證列車取暖,重慶單軌2號線配備了電加熱器,但結果並不理想。

  “單純搬運國外設備難以適應重慶的特殊氣候,只有進行適當改造才能解決。”當時,剛剛進入軌道交通行業不久的黃德勇下定決心,要為集團運維管理的“國産化”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經過45天的探索研究,黃德勇決定將發熱方式從電阻式加熱改為PTC加熱,如此一來,不僅換熱效率高,而且更加安全。此外,他還將解決問題時積累下來的單軌核心技術用於國産化攻關,把當初100%的依賴進口轉化為如今95%以上的國産化率,使重慶具備自主設計、研發單軌控制系統的能力。

【城市遠洋】邁步世界級軌道城市 山城重慶有“要訣”

重慶單軌列車具有中高運量、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運行噪音低、綜合造價省等優點。新華網發(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供圖)

  力爭突破1000公里大關

  2月27日,軌道交通5號線北延伸段開通初期試運營,這意味著重慶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跨越了500公里大關。之前在國內,突破這一大關的,僅有北京、上海、廣州等6座城市。

  那麼,接下來,重慶軌道交通的下一個目標,又是什麼?“‘十四五’期間,力爭重慶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里程超過1000公里。”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董勇説。

  新目標的提出賦予了重慶軌道交通新的使命,也預示著重慶軌道交通建設在未來將迎來新的挑戰。但無論遇到何種技術難題,對於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重慶軌道交通而言,都必將實現成功跨越。

  一組榮譽足以佐證上述觀點。2022年9月17日,鵝公岩軌道大橋獲得中國公路學會辦頒發的2022年度“橋梁工程創新獎”;幾乎同時,重慶軌道交通環線工程將素有工程諮詢行業“諾貝爾獎”之稱的“菲迪克工程項目獎”收入囊中。

  今年1月12日,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關鍵控制性工程——李家沱長江復線橋成功合龍。這座公軌兩用橋,是國內首座“路軌同層非對稱佈置的大跨度鋼箱梁斜拉橋”。由於地形限制的原因,其在設計施工難度上也是新的挑戰。

  為此,設計和施工方絞盡腦汁、同心協力,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地形限制和施工難度。最終成功完成了大橋的合龍。“敢於‘打硬戰’‘啃硬骨頭’是重慶人民的精神特質,也是我們的一貫作風。”中國鐵建大橋局相關負責人説。

  “在集團所屬各單位和相關設計、建設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重慶軌道交通建設克服了特殊地形帶來的重重障礙,實現了從0公里到500公里的突破,從單一軌道交通制式到多種制式協同發展。”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正以運營總里程突破500公里為新起點,向著2025年實現運營及在建“1000+”的目標闊步前進,讓更加便利的軌道交通為重慶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加碼”。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