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際在線教育盛典:張愛君
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10-28 18:36:41

  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消息:由國際在線教育頻道主辦的“教育,看見更大的世界”2021教育盛典暨教育創新發展論壇將在北京舉辦。本次盛典將邀請教育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及優秀教師,共同探討和分享新時代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模式,集中展示優秀機構、集體和個人的先進教學理念及方法,為行業提供國際化交流平臺。

  以下是展播個人案例:張愛君

  

君誠雙語學校創校校長、董事長、獨立投資人 張愛君

  張愛君一生專注于國際教育事業,她始終認為:好的教育將使孩子終生受益。為此她也努力將君誠學校打成為孩子教育旅程的高起點。

  早年間的張愛君,是北京166中學的一名普通語文教師,同時也是一個殘疾孩子的媽媽。她在日本留學期間,為了治療孩子的病、陪伴孩子,中途放棄學業。隨後孩子從培智學校畢業,為了給孩子一份工作,讓他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張愛君再一次放棄了央企高管的職位,懷揣著教育者的使命感,毅然創辦了君誠學校。

  作為教育者辦學校,張愛君在辦學過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難。她憑藉一己之力,沒有給政府添任何麻煩,沒有向銀行貸款,沒有引進資本,而是默默地承載一切。她曾經在民辦學校投資風口正當時之日,拒絕別人重金收購學校;她本可以全身而退,拿學校換錢養老,但是她拒絕了,理由很簡單——因為她始終沒忘記自己的辦學初心:為了更多的孩子走向世界,辦好一所她理想中的國際化學校,把中國優秀的孩子們送進世界一流大學。這初心也是君誠學校的教育本質:學術為枝葉花朵,品德培養才是根基。

  “讓學生有學生的樣兒,老師有老師的樣兒”是張愛君常挂在嘴邊的話,也是最受君誠家長們推崇的一點:在一個國際化的學校裏,可以做到校風樸實、沒有攀比、學生純真善良,實屬不易。

  疫情之下,“雙減”之後,民辦教育的未來在哪?張愛君校長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堅持。

  “2020年初,疫情來得很突然,學校據形勢採取了及時和得當的措施。可以復課時,學校有95%的外教都在北京,能夠順利開課,教學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家長們滿意度很高。特別是學校在最艱難的時候,學校拿到了一系列的國際認證,這本身就説明瞭君誠的學術水準和規範的教學管理”張愛君説。

  君誠學校在建校之初便立下的教育願景“辦一所國際社會認可的雙語雙文化的世界學校”,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穩步拿到美國大學理事會AP課程授權、美國教育權威Cognia認證、劍橋國際課程認證、國際文憑組織IBDP認證、英國BTEC體育項目授權之後,逐漸“破繭成蝶”、成為現實。

  “我也關注社會問題,特殊兒童教育問題,尤其是殘疾人學校的發展。在2020年,我先後兩次捐贈共計500萬元給了內蒙巴林左旗殘疾人學校,解決了當地智力障礙等特殊兒童上學、寄宿問題,為他們新建了教學樓、校舍、操場等教育教學設備,希望孩子們能夠得到正常的教育。”

  “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我又建了一個佔地13畝的操場和停車場。當別人都在説投入産出比的時候,我卻覺得産出優秀的學生、關乎孩子們一生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我只關心孩子們的學習怎麼樣,孩子們在學校過得好不好。”

  很多家長被張愛君這種對於教育的恒心所打動,把孩子帶進來,跟君誠一起成長到現在。

  家長們選擇把孩子送進君誠讀書,是因為二十多年來君誠一直在穩定地發展,且學校的資金全部用於學校的運營投入和再發展;是因為君誠對師資和教學品質要求嚴苛,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能夠做到嚴格和人性相結合;是因為不管風吹浪打,君誠走國際化的道路不變,張愛君創辦國際化學校的初心不變,讓孩子們走向世界的方向永遠不變。(圖/君誠雙語學校 文/楊鈞喆)

編輯: 鄭思雯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