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消息:廣州新華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建立專業課程與百年黨史的聯結,將“四史”教育納入思政課程體系,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育人體系,擦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課程思政的鮮亮底色。
頭雁效應,書記、校長講好“思政第一課”
學校黨政高度重視“課程思政”,校黨委書記、校長率先垂范,以講好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為抓手,為同學們上好新學期“思政第一課”。
頂層設計,“四史”教育納入思政課程體系
為深入推進“四史”進課堂,學校層面將“四史”納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面向全校師生開展專題輔導報告。為充分發揮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課程作用,2021年春季學期起,學校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將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課程納入思政課體系,學生須至少選修其中1門課程。
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葉啟績教授
馬克思主義學院徐光教授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研室副主任張彥博士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吳素香教授
示範引領,推進校級“課程思政”試點改革
自2020年4月起,學校開展了“課程思政”校級示範課改革試點立項工作。在遵循專業課程運行規律的基礎上,深挖課程中的德育元素,潤物無聲地開展德育教育,在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實現立德樹人的思政教育功能,將立德樹人的使命任務落實于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之中,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抓三要素,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
一是功勳事跡入教案,築牢專業課程主渠道。在專業課程中結合國際國內形勢,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功勳事跡,厚植青年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二是挖掘課程黨史資源,聚力課堂教學主戰場。在課程中融入黨史,樹牢青年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品格。三是健全考核機制,建強課程思政主力軍。為此,教務處將“課程思政”成效納入期中教學檢查之中,引導全體教師樹立“課程思政”意識、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圖/廣州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