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弘一》所有的離別都會重逢 或以另外一種形式
唸唸不忘,必有迴響。這句因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流行的臺詞,引自弘一大師即李叔同先生的《晚晴集》。或許他相信,世間所有的離別,總會以另一種方式重聚。
弘一大師李叔同已經離開人間70多年,慶倖的是,我們總能在各種歌曲、劇集裏聽到他,看到他。只要提起他,仿佛總像是一個老朋友那樣親切:“他啊,我知道。”誰不知道呢?這麼熟悉的陌生人。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1983年上映的電影《城南舊事》中,由李叔同填詞的《送別》一曲旋律和著老北京城南的畫卷在螢幕上緩緩展開,成為了一代人最溫暖的記憶,傳唱至大江南北,至今仍是經典。
這首歌有很多版本,陳綺貞唱過,朴樹唱過,唐朝樂隊也唱過,甚至在2012年,《送別》與弘一大師的《憶兒時》、《夢》、《春遊》、《秋夜》等詞曲一起,被獨立樂隊團體“秘密後院”錄製成《神遊》專輯,從上個世紀唱到這個世紀,唱了一百年,唱成了人們心中一個溫暖的符號。
作為二十世紀最出色的中文詞曲作者,中國流行樂的創始人李叔同先生在1918年出家之前留下了著名的南京大學校歌《大哉一誠天下動》等學堂樂歌五十余首,至今廣為傳唱。作詞作曲的人走了,他的歌還在吟著。
除了音樂,出家之前的李叔同涉獵非常廣泛,是民國時期出色的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在人們對西洋的素描、油畫還不甚了解時,他第一個把裸體畫引入中國,在當時看來如此離經叛道的事,他先做了。他鍾情戲劇,就去創辦話劇社,帶頭演戲,最早把話劇
這門“站著説話的藝術”呈現了出來。他書法、篆刻,樣樣精通,無所不能,他信手拈來的幾件事,在當時看來不怎麼入世俗的眼,但偏偏樣樣都領先,都有成就。
但是更讓人震驚的事還在後面。1918年,揮灑才學、幾乎在每個方面都有所建樹的李叔同老師剃度出家,告別妻兒,就這麼斷了塵緣,成了修習律宗的僧人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