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慶國頂流”背後的文化密碼 你,為什麼喜歡范閒?
來源:羊城晚報  |  2024-05-30 09:18:44

解開“慶國頂流”背後的文化密碼 你,為什麼喜歡范閒?

  劇中各方人馬博弈升級

  暌違五年,古裝傳奇大劇《慶餘年第二季》不負眾望,在騰訊視頻播出首日,站內熱度值即突破32906,成為“年度劇王”。

  《慶餘年第二季》由王倦編劇,孫皓執導,張若昀、李沁領銜主演,陳道明特別主演,延續第一季故事線,繼續講述身世神秘的青年范閒(張若昀飾),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考驗與錘鍊,秉持正義、良善,開始新的人生征途,書寫不同尋常又酣暢淋漓的人生傳奇。

  原IP及劇集經過多年傳播、發酵後,主人公范閒已成為文學史、影視史上的經典形象,備受追捧。那麼,范閒經歷了哪些改變?范閒有何特別之處?觀眾為何喜歡范閒?范閒如何實現經典化?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嘗試解開這位“慶國頂流”背後的文化密碼。  

解開“慶國頂流”背後的文化密碼 你,為什麼喜歡范閒?

  范閒和“養父”范建

  成長線 范閒繼承其母遺志“遵法如仗劍” 

  第一季中,張若昀與范閒實現了形象捆綁。第二季中,張若昀輕鬆喚醒了心中的范閒:“演員同角色共鳴之後産生了角色形象,可能‘范閒’從未離開我。”都説范閒有變化。張若昀用三個詞總結了現在的范閒——瘋魔、取捨、有趣。在他看來,范閒如今最大的願望是“這個世界離母親葉輕眉的碑文再近一點點”,並認為現在的范閒更加勇敢、如履薄冰、強大,也肩負更多責任,“遇到被欺負的人,范閒肯定會試試把底線再抬高一點,做出一些改變。這些改變究竟會掀起多大風浪,讓范閒捲入多深的棋局,是故事的引子。范閒在入局的過程中逐步覺醒”。

  要不要同整個世界戰鬥?第一季的范閒有時很矛盾。他曾在母親葉輕眉留下的鑒查院碑文前吐真言:“我不能繼承您的夢想,與世界為敵,我沒有這樣的勇氣,我只想好好活著,對不起!”但是,貼身侍衛滕梓荊之死,讓范閒開始面對世間不公,試著鋤強扶弱。到了第二季,范閒明確想鬥一斗!面對菜農老金頭與女兒被權貴壓榨、折磨至死後,范閒立志踏上為弱勢群體發聲之路:“若是沒人能站出來,這些人一輩子只能忍著、受著。可是,誰能站出來?誰能讓他們見識什麼是真正的王法?這王法若是總見不著,誰還信呢?”

  隨著人物成長、經歷增多,范閒將“遵法如仗劍”“但求公平”等母親葉輕眉的理想真正變成自己的理想,並成為葉輕眉式的人。

  編劇王倦説:“他逐漸走上了追求理想的道路,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改變世界。”第二季中,范閒也清晰地揭開自己的人生底色:“我就是要在朝堂之上,依仗國法堂堂正正擊潰李承澤,才能告訴天下人,這世上不只有高低貴賤,依然有人遵法如仗劍。”於是,在此後的春闈舞弊案中,范閒為天下學子代言,拒絕權貴加塞門客、禁止冒名頂替、掃除作弊風險,還讀書人一場乾淨的考試。

  隨著戰鬥模式開啟,范閒面臨的問題更多了。“慶國再美好,不可回避的問題依然存在,這是一個封建社會,對現代人而言,這個世界是嶄新的,又是陳舊的。擁有現代意識的范閒見過真正美好的世界,並在其精神世界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王倦認為,第二季的范閒發現了世界的真相,也依舊在尋找自我,“這是一個致命選擇,是背叛自己的內在世界,選擇屈服,選擇與慶國和光同塵,還是去抗爭、搏鬥、挑戰習以為常又並不正確的規則。”王倦認為,范閒的確在逐漸走向孤臣之路,外在獲得極大滿足,肉體融入這個世界後,內在卻不停地遭遇選擇的折磨和痛苦,精神依舊堅如金剛、棱角難平,“一個痛苦的靈魂,在融合的痛苦中逐漸覺醒,向整個世界發起挑戰”。  

解開“慶國頂流”背後的文化密碼 你,為什麼喜歡范閒?

  范閒和得力助手王啟年、鄧子越

  關係網 范閒從擁有“靠山”到成為“靠山”  

  生父是慶帝,養父是戶部尚書范建,教父是鑒查院院長陳萍萍,岳父是宰相林若甫,師父是鑒查院三處主辦費介、叔父是武力值絕頂的五竹……第一季中,范閒人生開挂,“父親團”點一下“金手指”,便能為其保駕護航、消災解難。范閒也得以逐漸靠近其母葉輕眉的人生理想。第二季中,范閒與“父親團”的關係發生了微妙變化,他也改變了面對親密關係的態度。

  談及范閒面對生父慶帝的變化,張若昀看到了兩人之間的極限拉扯:“從第一季到第二季,范閒最難琢磨的人物是慶帝。他還沒完全想清楚,究竟慶帝允許他做到什麼程度,他想抬高底線。”

  對於養父范建,張若昀看到了傳統的中國式父子關係,岳父林若甫則經歷了請辭歸鄉。張若昀認為,林相孤身離京前的最大安慰是“將女兒婉兒和兒子大寶雙雙託付給范閒”。在張若昀看來,師父費介“永遠把保護范閒放在第一位”,叔父五竹是“范閒最信任的人”。

  談及范閒與陳萍萍,張若昀看到兩人信任感加強,以及關係遞進:“第二季中,范閒發現大家都在下不同的棋,而且第一季的可怕棋局,也許並不完全是陳萍萍的佈置,可能是慶帝等他去猜。”

  第一季中,很多觀眾認為范閒能夠在一次次朝堂爭鬥中笑到最後,是因為有“父親團”當靠山,為其掃清成名之路上的障礙。第二季中,范閒的“父親團”仍會救其于危難,但范閒學會了取捨,同時主動挑起擔子、背負更多壓力。於是,他成為許多人的“靠山”,如:王啟年、鄧子越、史闡立、楊萬理等。

  張若昀認為:“第一季,范閒闖入、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對信念和價值的輸出不夠明確,但第二季,范閒有大段的理想和價值輸出給這個世界,包括他的責任和使命。比如,鄧子越曾經是理想主義者,但歷經歲月,他變得唯唯諾諾,范閒針對他的情況,進行了大段輸出。”

  范閒喚醒鄧子越的一幕,是第二季的首個名場面。鄧子越出身寒門,曾因發現邊軍都尉貪官銀,仗義執言鳴不公,被貶為小主簿。在鑒查院隱忍多年的鄧子越逐漸學會低頭,他告訴范閒:“當時不諳世事,行事張狂,屬下現在懂事了。屬下懂得做官不可特立獨行,該當與光同塵。”范閒回應鄧子越:“從今往後,我就是你的靠山。你可以試著找一找曾經的那個自己,試著把底線往上再提一提。別怕闖禍,我給你兜著。”這一幕中,范閒體驗到了“成為別人靠山”而帶來的自信。 

解開“慶國頂流”背後的文化密碼 你,為什麼喜歡范閒?

  范閒為春闈考生求公平

  熱傳播 話題玩法多樣,讓范閒隨處可見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慶餘年》第二季中的范閒已連續兩周佔據貓眼劇集角色熱度榜榜首。與此同時,與“范閒”有關的話題熱度在各大社交平臺居高不下,主創、網友給予范閒的更多關注,更利於形象推廣、劇集推廣、演員推廣形成共振,從而實現文藝作品的良性互動傳播。

  例如,“范閒罵得聲音好大好超前”話題,描述了范閒初到鑒查院整頓職場的畫面。范閒發現一處隊友正在打琥珀麻將,便掀桌子立規矩:“當初發的誓都忘了?鑒查院是做什麼的?求吏治清明,保百姓安寧。當初的初衷都喂狗了?你們出去看看街上的百姓,他們都沒説難,你們,有臉嗎?”“我不管你們之前是怎麼過的,從現在起不許這麼過!送過來的禮不許收!”話題發酵後,眾多網友被張若昀的演技打動。

  “范閒的六個爸爸”話題則在議程設置方面給予網友極大的發揮空間,提高了整部劇的話題討論度。例如,有人針對生父慶帝、養父范建、教父陳萍萍、岳父林若甫、師父費介、叔父五竹出了一道強互動性的選擇題:“為范閒遮風擋雨的六個爸爸,范閒最愛其中的哪一個?”有人玩起諧音梗:“范閒主打‘六父臨門’,這福氣給你,你要不要?有管衣食住行的、有管學業技能的……分工明確,范閒被爸爸們包圍的一生!”

解開“慶國頂流”背後的文化密碼 你,為什麼喜歡范閒?

  張若昀飾演范閒

  巧解讀 范閒如何成為經典形象?  

  圍繞《慶餘年》第二季的火爆以及主人公范閒的超高人氣,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暨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鄭煥釗、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周飛,從文化視角分析“范閒”成為經典形象,被讀者、觀眾喜歡的原因。以下是兩位學者的自述—— 

  鄭煥釗:范閒讓觀眾獲得心理投射 

  《慶餘年》是近二十年來重要的網文、影視作品。作為作品主角,范閒也成為經典藝術形象。其經典性源自作品主題的獨特性,以及人物形象的鮮明個性。不同於一般的爽文,《慶餘年》的寶貴之處是其科幻性世界觀、深刻的主題等帶來的超前價值觀、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作品中,范閒與葉輕眉在那個封建社會中充滿孤獨感,由此帶來人物的內在深度和立體性格。這就使范閒的多元性格特徵,區別於傳統男頻爽文主角相對單一的性格特徵。

  相比于小説,網劇改編過程中增加了較多喜劇效果,使得網劇中的范閒形象比小説更豐富,充滿情緒表達的張力——他可莊可諧,骨子裏又有周正的價值觀與悲憫情懷,貼合當下觀眾對角色的期待。

  范閒的性格是圓形的,尤其是劇中京都皇子之間,慶帝、陳萍萍、林相等人之間,充滿隱秘、複雜的權力與人性博弈的戲劇衝突情境,為范閒性格的表現提供了多重利益、情感關係,打開了范閒性格的內在豐富性。相比起來,其他男頻影視作品中的男主角,儘管不至於是扁平性格,但其面對的環境矛盾衝突沒有如此複雜,其內在性便沒有范閒豐富。

  實際上,范閒之所以受到觀眾歡迎,是一種現代人的心理投射和代入的效果所帶來的。范閒既擁有眾多“爸爸”相助,能絕處逢生、逢凶化吉,同時具有現代智慧優勢,還擁有超前的記憶力,為觀眾沉浸式代入爽感建立了基礎;范閒又擁有理想主義價值觀,對追求公平正義、悲憫弱者併為其伸張正義、對朋友誠信等重義重情的性格,滿足觀眾內心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范閒也不是硬邦邦的人,他懂得轉圜與幽默,有親和力,這一性格讓他的形象顯得可愛;處在困境與衝突情境中的范閒,不時顯露出自我矛盾,與現代年輕人的心境高度相似。以上種種就意味著,人們可以從范閒身上獲得多重的心理投射和滿足。 

解開“慶國頂流”背後的文化密碼 你,為什麼喜歡范閒?

  張若昀飾演范閒

  周飛:范閒是人物百態的“導遊”

  劇中的范閒是整張人物關係網絡的中心,不僅是慶帝的私生子,遊走于各大當世最頂尖的權力人物之中游刃有餘,同時,還有著現代人的思維情感和價值認同,超越故事世界。范閒成為整個“慶餘年”世界中獨特的存在,不論是慶國,還是北齊,乃至東夷城,幾乎沒有人討厭他。這種人物設定是男頻小説中罕見的。

  探究劇中人人欣賞范閒的表層原因,一方面,范閒所帶有的才學、知識,讓他成為慶國文壇的救星,另一方面,范閒是塑造當前故事格局的傳奇人物葉輕眉的兒子,繼承了葉輕眉的血脈和精神訴求。前期的范閒受到范建、陳萍萍等人的喜愛主要是其與葉輕眉血脈上的親緣關係,後期的范閒則繼承了葉輕眉鑒查院門外石碑碑文上的精神訴求,為小人物發聲,受到劇裏普通人的認同。

  至於劇外觀眾喜歡范閒的主要原因,一則是原小説在情節和人物塑造上的成功為劇改人物角色奠定了文本基礎,無論是小説還是劇集,范閒都是一個成功的人物角色。二則,劇集的強情節設定,將朝堂交鋒、喜劇等元素融為一體,滿足了不同層級觀眾的觀劇需求,使他們可以借由范閒這一主角人物,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慶餘年”世界。三則,劇中的某些情節和人物對現實世界有著某種映射和反映,觀眾或許內心深處也有著希望有一個范閒存在的心理需求。很多觀眾也會借范閒之名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究竟是這個世界的主角,還是配角?

  傳統男頻作品中,主角一般會走入“升級打怪”模式,隨著主角能力提升,可以挑戰更高位的人物,從而獲得更多用戶青睞。《慶餘年》系列中,范閒與男頻作品主角一樣有主角光環,出身、能力都是佼佼者。不同之處在於,該劇中其他人物角色不是為了簡單輔助和烘托主角人物的配角存在,而是各有各的看點、魅力,這種強配角的人物設定,非但沒有削弱主角的魅力,反而使得主角獲得了更強的人物魅力。尤其是到了第二季中,范閒的才藝展示、人物展示均大幅度減弱,加重了其他人物的展示戲份,例如,林相的算計、郭御史的耿直、二皇子的狡黠等。范閒實則借由這種“向後退”的設定,成為觀眾觀看“慶餘年”世界人物百態的線索和導遊,使觀眾更依賴范閒“指路”。(記者 龔衛鋒)

編輯:武若曦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