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海瑟薇和傑西卡·查斯坦主演《母親的直覺》票房慘淡 困在“母親”裏的女演員
來源:文匯報  |  2024-06-03 09:30:34

安妮·海瑟薇和傑西卡·查斯坦主演《母親的直覺》票房慘淡 困在“母親”裏的女演員

  心理懸疑片《母親的直覺》登陸國內大銀幕,安妮·海瑟薇和傑西卡·查斯坦的攜手出演並未給作品帶來高熱度。

  在心理懸疑電影《母親的直覺》裏,兩位奧斯卡獲獎者安妮·海瑟薇和傑西卡·查斯坦的同框飆戲是一大亮點,但僅僅是這樣並不足夠讓人滿意。無論是在北美還是中國,《母親的直覺》的票房和口碑表現都不盡如人意,而這一切難以全部推諉給不給力的宣傳和發行。      

  “危險甚至致命的女性過度行為,幾乎已經成為好萊塢經典情節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外影評人這樣描述《母親的直覺》。國內網友則在評分網站寫道:“2024年,我為什麼在看這樣的電影?”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中産家庭、因為孩子失控的母親、躲在暗處暴怒的父親……過時的設定和陳舊的故事,讓作品本身淪為了海瑟薇和“勞模姐”的復古變裝秀,也註定無法讓觀眾為其埋單。

  一場意外,兩個家庭的破碎

  《母親的直覺》的故事從圓滿一步步走向分崩離析,愛麗絲(傑西卡·查斯坦飾)和席琳(安妮·海瑟薇飾)本是相鄰而居的好友,各自有著美滿幸福的家庭和年齡相倣的兒子提奧和邁克斯。一天,邁克斯的意外墜亡打破了平靜,席琳因為痛失愛子遊走在崩潰邊緣,愛麗絲則因為沒能救下邁克斯心生愧疚而變得敏感多疑,兩個家庭也因此搖搖欲墜。

  無論是懸念設定還是主人公多變、曖昧的心理活動,《母親的直覺》都帶著希區柯克式的意味。掌鏡過《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萬物理論》等作品,法國攝影師班諾特·德姆擔任了電影的導演,他為自己的作品打造了具有幽閉氛圍的場景,籬笆圍起的草坪、孩子們挖出的小地道、若隱若現的天花板以及狹小的地下室,都給人壓抑、難以呼吸的觀感。

  僅耗時24天就拍攝完成,《母親的直覺》可以説是2018年法國電影《雙姝》的忠實翻拍。相比原著小説《仇恨背後》,電影的名字直接點題。當愛麗絲看見提奧站在陽臺吹泡泡時,她用盡力氣爬過籬笆怒斥好友。這一刻,她斷定一臉無辜的席琳必定是在“測試”她——彼時她是否有能力以最快速度救下邁克斯,來避免悲劇的發生。這場事故喚醒了愛麗絲的童年創傷與焦慮症,讓她對席琳的一舉一動都異常敏感。可惜的是,並非所有直覺全然正確,愛麗絲的直覺與席琳的惡念,兩者先來後到的順序是電影留下的最大謎題。

  2024年,觀眾需要怎樣的敘事

  “讓我的角色心碎的是,她在悲傷中被污名化了,這孤立了她,讓一切變得更糟。在整個過程中,女性是如此孤獨,她們背負著基於外部性別觀念的既定身份。”《母親的直覺》首映前,安妮·海瑟薇這樣談到自己飾演的角色,好友一家的懷疑與拒絕、丈夫不由分説的指責、不能再生育的身體,都變成事故之後席琳愈演愈烈的心魔。反觀愛麗絲,一個典型的為家庭放棄工作的女性,曾是記者的她,在向丈夫傾訴了想要重返職場的心願後,也只得到“不如為校報寫文章”的建議。

  相比于電影,小説《仇恨背後》的側重點略有不同,在聚焦同一個核心事件的前提下,它提供了一個更縱深、更多維的視角,故事從兩位女主角的懷孕初期寫起,講述她們身為人母的小心翼翼、在丈夫缺位的情況下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如何學習做一個正確的母親。她們不喝一滴酒、減少調味品的攝入、聆聽古典樂、練習瑜伽。面對丈夫“你成為了聖人”的稱讚,女主角喊道:“我不是聖人,而是懷孕的假人。”

  當一個生命脫離母體後,百分百的完美保護便是奢望。原著文學作品向讀者發問:為了拯救一個孩子、挽回一個家庭,人會跨越哪些阻礙和界限?對生命意義的探索與對父母職責的思考或許顯得有些平淡,卻比電影淺嘗輒止的性別議題和流於表面的刻板印象更具價值。(記者 王筱麗)            

編輯:武若曦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