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將為世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準不斷改善。1978年中國人均GDP只有155美元,到2016年人均GDP達到8100美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GDP年均增長速度約為9.5%。同時,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按市場匯率計算,1978年只有2.3%,到2016年迅速提升到了14.9%。這種增長速度在世界也是罕見的。
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擴大了中國的市場半徑,細化了市場分工,提高了市場效率。而且,開放型經濟條件下獲取的海外經濟資源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中國的發展使世界經濟受益
中國努力發展和穩定國內經濟,客觀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和增長源。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提高到了15.3%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約為34%。2011-2016年,中國進口貨物和服務總額佔全球進口市場的份額由8.4%提高到了9.7%。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28日發佈的《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對世界作出重要貢獻,突出表現在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雙向投資造福世界各地,為全球提供公共産品等,影響涉及增加就業崗位、減貧等多個方面。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長期以來以平等互利的原則開展國際交往。中國的發展使世界經濟受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2017年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佈的報告顯示,中美雙向投資和貿易往來有利於美國經濟和就業增長,如今中美經貿關係已支持約26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為美國貢獻了2160億美元GDP,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2%。
中非合作可以稱為發展中國家互利共贏、命運與共的典範。中國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的地位,成為非洲最大的投融資來源國之一,並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勞動力培訓等領域助推非洲擺脫髮展的瓶頸。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和經驗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
進一步擴大開放將為世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進入新時期,中國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中國未來的開放水準會更高,開放的力度會更大。
進一步擴大開放是我國基於自身發展階段需要以及充分把握國際經濟形勢基礎上所作出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一段時期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困難和風險增加,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浪潮不斷涌現。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世界發展潮流,不能因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就否定經濟全球化。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堅定地表明瞭中國的立場和擔當。
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四項重大舉措,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産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這一系列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有助於中國抓住全球新一輪産業調整和技術革新的機遇,培育增長的新動能,在全球價值鏈中實現地位的提升。進一步擴大開放將惠及中國企業和人民,也將惠及世界其他參與全球化進程國家的企業和人民。
同時,中國繼續適應國際經濟格局新要求,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善。中國倡導和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使其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一個典範,積極引導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公平包容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以國際發展援助為例,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國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減貧。在《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中,中國承諾落實好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推動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積極發揮作用,推進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建設,發揮絲路基金作用,吸引國際資金共建開放多元共贏的金融合作平臺。
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中國從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中獲益,同時,又會通過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中國將“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提升發展的內外聯動性,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 (何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孫麗燕 國家發改委國防動員研究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