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非共譜“一帶一路”合作新篇章

2020-04-07 09:10:48|來源:人民網|編輯:趙妍

  國際形勢瞬息萬變,不可預測性上升,世界的脆弱性越來越強,非傳統安全問題突發性挑戰增多、破壞力更強、應對難度更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再次凸顯了這一趨勢。國際金融機構、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各大銀行紛紛預測,大規模的經濟金融危機不可避免(或已現端倪)。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表達了對世界經濟前景的高度關切,峰會公報顯示,二十國集團將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經濟提振計劃,以應對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和金融帶來的負面影響。佔全球GDP總量30%的美國、歐盟、日本已現衰退跡象。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各國失業率攀升,居民收入下降。過去兩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助的人數就超過600萬。事實證明,即便最富裕的國家面對病毒前也會束手無策,因為病毒不分國籍,疫情沒有種族。

  疫情過後世界將變成另一個世界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儼然成為對各國治理體系的一場大考,不僅考驗各國緊急動員民眾“控制自家火情”的能力,更考驗各國與其他國家分享“防火滅火經驗”的擔當。中國不僅迅速有效地控制了國內突發的疫情,而且積極向亟需幫助的國家伸出援手。俄羅斯嚴陣以待、積極佈防,果斷地向受疫情威脅的國家提供幫助。中國和俄羅斯兩國本著良好意願,在應對新冠疫情威脅中展現出高度開放和廣泛合作的精神。負責任大國和國際組織的無私行為符合全人類的利益,因為他們深知,只有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7日同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通電話時指出,“中俄兩國立場高度一致,向世界發出積極有力信號,推動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取得圓滿成功”。

  新冠疫情落幕後,世界將變成另一個世界。反思錯失國際合作最佳時機的同時,共同應對全球性威脅的呼聲將重新響起。絕不能簡單地將原有的分界線重新粉刷一遍了事,也不能讓舊的隔閡妨礙新一輪合作進程,抑制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損害世界安全穩定。在今天這個全球相互依存日益緊密的時代,加強合作是應對大規模挑戰威脅的唯一途徑。貧窮依然是人類面對的嚴峻挑戰。新冠疫情當下,各國都在調集資源保障民生,貧困國家的命運更加令人擔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宣佈啟動20億美元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用於在南美、非洲、中東和亞洲開展戰疫工作。古特雷斯強調,幫助最為貧窮的國家加強防護不僅是富裕國家的道義責任,也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要前提。古特雷斯向富裕國家發出呼籲:“我們不得不遺憾地承認,如果不及時向最貧窮的國家伸出援手,他們(貧困國家政府)將無法保護本國人民(免遭病毒威脅)”。

  幫助貧困國家雖艱必行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分別有4.13億(當地人口的41.1%)和2.16億(當地人口的12.4%)極端貧困人口。全球食品短缺的人口近三分之二在亞洲(2.77億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2.37億人)。遺憾的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旨在消除極端貧困的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顯然已無法如期實現。儘管幾個月前,非洲大陸的發展願景還相當喜人。

  多個非洲國家呈現出經濟增長的良好勢頭。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協議的簽署有效地刺激了非洲發展,為經濟改革和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聯合國專家預測,非洲自貿區將構建3.4萬億美元的區域經濟體和覆蓋13億非洲人口的消費市場。聯合國大會“非洲第三個工業發展十年(2016-2025)”、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等國際合作倡議均將扶貧減貧、推動可持續發展作為目標。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將不可避免地影響這些長遠規劃的落實,對此必須未雨綢繆。現階段就應從疫情應對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為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創造良好條件。

  加強交流互鑒 共謀發展

  應對新冠疫情需要互學互鑒,扶貧減貧也要互學互鑒。世界各國高度評價中國防控新冠疫情取得的階段性勝利,在積極抓好國內防控的同時,中國已向12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戰疫援助。中國在扶貧方面也堪稱世界表率,走過了長期不懈的貧困治理之路。世界銀行報告顯示,1978年以來,中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減少了8.5億,佔全球貧困人口總數的70%。中國是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1990-2015年,發展中國家近三分之二的脫貧人口來自中國。中國願意與發展中國家分享減貧經驗,幫助其他國家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眾所週知,“一帶一路”建設以項目為依託,涉及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礦山工業、信息通訊技術、工業園區建設、經濟特區建設、旅遊和城市建設等領域。截至2020年1月底,中國已同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其中包括37個亞洲國家和44個非洲國家。儘管新冠疫情對中國宏觀經濟産生了較大影響,但據中國政府評估,這種影響是階段性的。中國經濟在一段時間放緩之後已重新提速,再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強引擎。這樣的發展預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能如期落實“一帶一路”的所有投資項目,這些項目對非洲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扶貧減貧工作意義重大。

  幫助非洲貧困國家符合各方利益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大陸,7.5億非洲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這種人口結構特點需要超越式的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據非洲開發銀行評估,非洲基礎設施領域需要1000多億美元的投資。目前,中國是非洲第一大經濟夥伴。在同非洲國家在貿易投資、基礎設施融資、國際援助等領域廣泛合作,深度參與非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與中國比肩。修建聯結大型工業基地的公路鐵路,興修水利建造電站,建設工業貿易園區,幫助非洲創造就業崗位,改變經濟增長模式,提高對外資的吸引力,提升勞動力素質,中方的合作舉措符合非洲國家的發展需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期間指出:“中國已幫助非洲建設了1萬多公里公路、6000多公里鐵路以及大量圖書館、學校、醫院等民生設施,遍佈非洲各地,極大促進了當地發展。中國在非基建項目每年為非洲創造500多億美元收益”。

  中國坦誠地與非洲分享發展經驗,積極推動非洲工業化進程。半數以上在非中資企業向非洲出口高技術産品和服務,三分之一中資企業進入當地高科技産品市場。麥肯錫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非中資企業89%的普通員工和44%的管理層為當地僱員。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正在積極把握“一帶一路”的寶貴機遇。(待續)

  (作者是政治學博士、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2016-2018年)、太和智庫高級學者)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