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盈利能力分化
來源:經濟日報  |  2018-09-04 08:48:22

銀行盈利能力分化(中首)(聚焦)(財智推薦)

  隨著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完畢,26家上市銀行也交出上半年“成績單”。據萬得資訊統計,26家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1萬億元,同比增長6.3%。在整體業績亮眼的同時,各家業績也出現分化,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績繼續維持個位數增長,大多數城商行凈利潤增速則均在20%上下。

  整體業績亮眼

  半年報顯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以1604.4億元、1470.3億元、1157.9億元和1090.9億元的凈利潤位列“千億俱樂部”,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9%、6.3%、6.6%和5.2%。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銀行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47.6億元,超越國有大行交通銀行的407.7億元,位列凈利潤規模排名第五位。零售業務成為招行業績增長的主力軍。中報顯示,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活期存款佔零售客戶存款的比例為69.49%。受益於零售優勢,該行息差表現亮麗。報告期內招商銀行凈利差2.42%,凈利息收益率2.54%,同比均上升11個基點。零售貸款不良率0.77%,較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上半年交通銀行的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1.30%和1.41%,同比分別下降8個基點和9個基點。

  從凈利潤增速來看,在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招商銀行“一枝獨秀”,凈利潤同比增長14.0%,其餘增速均為個位數,其中浦發銀行利潤增速排名最後,僅有1.4%。據市場人士分析,其實從2017年開始,浦發銀行凈利潤就出現“掉隊”跡象,今年中報顯示,浦發銀行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規模已經排在民生銀行之後,距離排名第10的中信銀行僅28.5億元的差距。

  另外,大多數城商行凈利潤增速均在20%上下,顯示出蓬勃的增長勢頭。從凈利潤規模來看,北京銀行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18.5億元,排名第一。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分列二、三位,分別為93.7億元和68.5億元。凈利潤增速方面,成都銀行、常熟銀行、上海銀行均在20%以上,成都銀行則達到了28.5%,而江陰銀行為4.3%,排名墊底。

  凈息差持續改善

  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就是“吃息差”,其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以及非息收入中的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從五大行中報來看,除了交行,其餘四大行凈息差持續改善。

  萬得資訊統計顯示,26家上市銀行近七成的收入來源於利息凈收入,約20%來自於手續費和佣金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的增速不及凈利息收入的增速。

  以中國銀行為例,在8月29日舉行的中期業績報告會上,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青松分析認為,息差的改善主要得益於資産負債結構的優化。“這一方面受益於美聯儲加息,中行境外資産收益率持續走高,推動境外機構凈息差上升。另一方面,中行持續優化資産負債結構,境內人民幣中長期貸款佔比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境內人民幣活期存款平均餘額佔比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此外,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因素均是有利因素。”展望2018年全年凈息差趨勢,張青松表示樂觀,認為中行具備不少有利因素,“相關業務將穩中向好”。

  “受益於央行定向降準、資産收益水準提升和資産負債結構持續優化等原因,建行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上升17個和20個基點。”建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在中報業績會上表示,建行上半年息差的改善得益於今年1月央行定向降準,建設銀行獲得了2300億元人民銀行利率在1.62%的低成本資金。

  結構調整壓力減輕

  凈資産收益率ROE反映了股東權益的收益水準,也體現了一個公司的賺錢能力。從26家上市銀行的凈資産收益率ROE(加權)來看,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招商銀行排名前三,凈資産收益率ROE(加權)分別為10.20%、9.81%和9.80%。而江陰銀行、張家港銀行和無錫銀行則排名墊底,凈資産收益率ROE(加權)分別為3.94%、4.86%和5.48%。

  農行和建行在五大行中賺錢能力排名靠前,上半年,農行凈資産收益率ROE(加權)為8.36%,農行在半年報中將凈息差和凈利差同比上升歸結為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農行加強貸款定價管理,持續優化信貸資産結構,貸款平均收益率有所提升;二是受市場流動性趨緊等因素影響,非重組類債券和存拆放同業收益率上升。

  建行中報分析認為,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對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穩步推進信貸結構調整,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業績持續向好的主因。中報顯示,上半年建行貸款穩步增長,信貸機構不斷優化,新增貸款額排名前幾位的分別為個人住房、基礎設施行業、普惠金融、綠色信貸、信用卡、戰略性新興産業。另外,建行大幅壓縮産能嚴重過剩行業貸款,資産品質不斷改善,新增不良貸款同比減少,信貸成本率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

  雖然江陰銀行賺錢能力排名最後,但從中報來看,其經營情況逐漸好轉。江陰銀行雖是A股首家上市農商行,但其“歷史包袱”較重。據江陰銀行中報顯示,該行面臨存貸款利差收窄現狀,營業收入略有下降,同時,為提高風險抵抗能力,該行加大對相關貸款減值準備的計提力度,因此凈利潤較上期略有下降,但業務始終保持穩健發展。

  中銀國際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勵雅敏認為,從行業半年報情況來看,行業基本面穩健回升,資産負債結構調整壓力逐步消退,部分中小銀行的經營情況轉好,下半年業績或出現改善,值得關注。(記者 陸敏)

責編:陳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