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倫通:從黃浦江到泰晤士河的試航
來源:證券時報  |  2018-12-06 09:10:45

  滬倫通有望于近期起航,除了標誌著資本市場再次深度開放,更是開通了上海與倫敦的資本航道,讓中國企業家們,除了可以在黃浦江弄潮,也能到泰晤士河暢遊,在實踐中培養適應多水域的資本健將。

  熟悉資本市場沿革的讀者不難發現,內地資本市場總體按照“進一步開放”路徑前行,從早期的B股市場,到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再到滬港通、深港通啟動,以及A股納入明晟(MSCI)指數,A股市場展現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上臺階。

  相較之下,滬倫通除了強調“引進來”,也在強調中國企業的“走出去”,鼓勵中國企業融入國際資本市場,這是近年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一大突破。

  按照滬倫通的制度設計,兩地上市企業分別在對方交易所發行存托憑證,即中國企業在倫交所發行GDR,且可進行融資;英國企業在上交所發行CDR,初期無融資安排。

  如將滬港通與滬倫通對比,不難發現,前者的制度設計是讓兩地資金跨境流通,A股資金可買港股,港股資金可買A股,後者則不同,直接嘗試讓上市公司的股東權益跨境流動,中國企業可在倫敦市場融資,英國企業可在上海交易。

  就此層面來講,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語義,已從注重吸收與接納,轉為兼重給予與交流,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資本流上,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次元壁”正在進一步被打破。

  正如航道開闢的意義,不只是為了在地圖上多畫一條線,而是為了在異域交流中,人們可求得新知、新能,也是為了在乘風破浪中,人們可以壯闊胸襟、錘鍊體魄。同樣的,滬倫通起航的深層意義,不僅在於理論層面的突破創新,更在於打通渠道,讓中國企業既可以在黃浦江遨遊,也能到泰晤士河弄潮。

  借助滬倫通,中國企業可以到有兩百多年曆史的世界三大交易所之一上市,消除“紙上得來終覺淺”之憾,讓先發者有切身體悟,後至者能觀摩學習。這個過程哪怕産生一些教訓,也能對後來人有所裨益。

  滬倫通的推出時點,正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換擋”階段,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為高品質發展,前路困難也不少,在這時推進滬倫通,恰好展現了我國擴大改革開放的戰略定力。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驗也表明,我們總是在改革中開放、在開放中改革,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在問題中探索新知。

  就資本市場而言,要落實“開放”二字,重點不在宏大敘述,而在於構建渠道與機制,好讓一個個企業能夠出海,一位位企業家在境外市場接受錘鍊。

  中國企業可以走出去,外國企業能夠走進來,這才是真正的資本市場開放。(記者 曾炎鑫

責編:陳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