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江淮汽車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為生産車間消毒,全力保障復工生産。 劉昌松攝(中經視覺)
當前,各地企業正陸續復産復工。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個“開工季”頗不尋常,很多企業尤其中小微企業都面臨著房租、稅費、信貸等壓力,復工復産面臨著一些困難。
連日來,各地出臺精準幫扶措施,企業積極開工復産、堅定務實發展,為經濟平穩有序發展注入力量。
北京:
“真金白銀”援企穩崗
針對當前疫情導致消費減少、活動取消、業務下降等問題,很多中小微企業面臨著房租、稅費、信貸等壓力,近日北京市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了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和穩定發展的16條工作措施,拿出“真金白銀”解企業“燃眉之急”。
“比如,在援企穩崗方面,除了國家層面提出的失業保險費返還政策,還創新提出給予中小微企業社會保險費返還的補貼政策。據測算,僅這一項政策就將返還社會保險費30億元,惠及本市職工120萬人。”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談緒祥日前表示。
目前,各項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已在北京市各區紮實落地。2月7日,北京市海淀區“基於區塊鏈的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這是海淀區為突破中小企業融資瓶頸,結合區域科技資源稟賦,通過區塊鏈技術為中小企業獲得賬款確權、解決融資需求打造的更加便捷的線上辦理平臺。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強化中小企業健康平穩發展的資本支撐。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産防疫藥品的悅康藥業已提前開工。“為支援抗疫一線,我們緊急抽調人員、協調原材料供應,緊急生産用於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注射用炎琥寧藥品,日産量可達36萬支。”北京悅康藥業集團生産廠長張將説。據介紹,賽升藥業、凱因科技等10家提前開工的企業産品已運往湖北,投入疫情防控和救治中,舒泰神等6家企業也正在加緊研發應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及檢測試劑。
“北京市50%以上的生物醫藥企業都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我們發揮好生物醫藥産業優勢,為生物醫藥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儘快研發疫苗、製劑、醫療設備,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運行局局長劉力介紹。據悉,北京智象雲中醫科技有限公司僅用1周時間,就開發出人臉識別非接觸式紅外體溫檢測儀。
上海:
“減免緩退”解“急難煩愁”
在抗擊疫情的重要時期和企業復工的緊要關頭,2月8日,上海市政府發佈《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全力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切實為各類企業減輕負擔、加大金融助企紓困力度、著力做好援企穩崗工作、有序促進企業復工復産、優化為企服務營商環境等6個方面、28條措施。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表示,上海市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千方百計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實施援企穩崗政策,著力優化企業服務,切實做好新形勢下“六穩”工作,支持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記者了解到,措施分為6個方面,比如,針對直接參與疫情防控一線的重點企業和重要防疫物資,從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專項金融支持、保險、支持擴産增能、物資進口、防疫産品科技研發等方面,實施一批階段性的特殊支持政策。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生産經營困難的行業和中小企業,從租金減免、延期納稅、稅收優惠等方面,著力為企業減輕負擔。
“初步測算,‘減免緩退’各項政策預計可為企業減負超300億元。”馬春雷表示,現金流暫時性困難是當前眾多企業面臨的“急難煩愁”問題,也是這次制定政策的首要切入點。為此,上海採取“減免緩退”對策,努力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特別是在財稅扶持方面,形成財政補貼、稅費減免、貸款貼息、延期納稅等政策組合拳。
馬春雷表示,考慮到按定期定額納稅的個體工商戶數量多、規模小、吸納就業作用強,但承受疫情衝擊能力相對較弱的特點,上海在全國率先實施疫情防控期間“雙定戶”定額稅款全免政策,惠及上海全市約12萬戶。此外,針對疫情下網絡診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業態發展新契機,上海將科技創新券使用額度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積極捕捉正在顯露的發展新機遇。
“目前,在製造業企業中,80%以上企業有意願復工,這部分企業的復工率約70%;80%以上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企業也已復工,居家辦公的員工數量約為70%。”2月10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前期上海市經信委已協調上海嘉定、青浦、寶山等14個區598家企業復工,涉及疫情防控企業248家,復工企業加班加點,逐步恢復産能。
張英介紹,上海市經信委要求對事關國計民生、城市運行保障的單位必須優先保障復工,對經濟貢獻度高的企業優先保障復工,對核心管理人員、一線熟練操作工人優先保障復工;對在手訂單足、防控措施實的單位優先保障復工。
目前,電力、通信、石油化工等中央在滬企業實行了有序復工,上海各區、各重點園區根據實際實行了錯峰上下班。此外,上海還支持電信運營企業為中小企業免費提供6個月以上雲視頻會議等雲上辦公服務,鼓勵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為企業提供集成式信息化解決方案,並大力支持培育電子商務、線上教育、線上諮詢等新業態新模式。
廣東:
多管齊下惠企暖企
在廣東佛山市三水工業園區的生産車間裏,惠生科技各條生産線馬力全開,工人們正忙著趕制新一批10萬個醫用防護面罩。截至2月7日12時,廣東全省129家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産企業已開工92家;其中,37家口罩生産企業已開工35家,29家紅外體溫檢測儀企業已開工17家,4家防護服生産企業已全部復工。
2月10日起,廣東省內其他企業也陸續復工。連日來,廣州、佛山、茂名、珠海等地市發佈了多項惠企、暖企政策,多管齊下為企業減負助力。
租用區屬國企經營用房企業,免收1個月房租、減半徵收2個月房租……2月5日,廣州市黃埔區出臺“暖企8條”,符合條件的企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截至目前,深圳市匯聚創新園運營有限公司、東莞中科雲智孵化器等多家省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也紛紛出臺租金減免辦法,為入駐企業和創業團隊減輕負擔。
廣東銀保監局指導轄內銀行、銀行保險機構立足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為其提供專項額度支持,並下沉服務重心,開闢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切實緩解相關中小企業資金壓力。
茂名市政府出臺多項舉措,要求對相關中小微企業,無充分理由不得抽貸、壓貸,停貸、斷貸;確保2020年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高於2019年同期;對臨時還款有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還款期限,解決企業資金週轉困難等。
製造業大市佛山也出臺10條政策意見,包括減免中小企業部分稅費、延期繳納稅款、捐贈支出稅前扣除、延繳社會保險費等。
“廣東將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包括減輕社會保險負擔、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發放援企穩崗補貼。”廣東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對不裁員、少減員的企業實施穩崗返還失業保險費,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予以返還。鼓勵受疫情影響企業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據介紹,接下來廣東還將統籌組織300場以上網絡招聘。
在勞動用工補貼方面,珠海市發佈了相關意見。自意見發佈之日至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企業新招用員工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招工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100萬元。
“對企業來説,這既是‘及時雨’,也是‘定心丸’。”不少企業表示,接下來要全力以赴做好生産經營,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當前,各地企業正陸續復産復工。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個“開工季”頗不尋常,很多企業尤其中小微企業都面臨著房租、稅費、信貸等壓力,復工復産面臨著一些困難。
連日來,各地出臺精準幫扶措施,企業積極開工復産、堅定務實發展,為經濟平穩有序發展注入力量。
北京:
“真金白銀”援企穩崗
針對當前疫情導致消費減少、活動取消、業務下降等問題,很多中小微企業面臨著房租、稅費、信貸等壓力,近日北京市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了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和穩定發展的16條工作措施,拿出“真金白銀”解企業“燃眉之急”。
“比如,在援企穩崗方面,除了國家層面提出的失業保險費返還政策,還創新提出給予中小微企業社會保險費返還的補貼政策。據測算,僅這一項政策就將返還社會保險費30億元,惠及本市職工120萬人。”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談緒祥日前表示。
目前,各項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已在北京市各區紮實落地。2月7日,北京市海淀區“基於區塊鏈的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這是海淀區為突破中小企業融資瓶頸,結合區域科技資源稟賦,通過區塊鏈技術為中小企業獲得賬款確權、解決融資需求打造的更加便捷的線上辦理平臺。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強化中小企業健康平穩發展的資本支撐。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産防疫藥品的悅康藥業已提前開工。“為支援抗疫一線,我們緊急抽調人員、協調原材料供應,緊急生産用於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注射用炎琥寧藥品,日産量可達36萬支。”北京悅康藥業集團生産廠長張將説。據介紹,賽升藥業、凱因科技等10家提前開工的企業産品已運往湖北,投入疫情防控和救治中,舒泰神等6家企業也正在加緊研發應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及檢測試劑。
“北京市50%以上的生物醫藥企業都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我們發揮好生物醫藥産業優勢,為生物醫藥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儘快研發疫苗、製劑、醫療設備,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運行局局長劉力介紹。據悉,北京智象雲中醫科技有限公司僅用1周時間,就開發出人臉識別非接觸式紅外體溫檢測儀。
上海:
“減免緩退”解“急難煩愁”
在抗擊疫情的重要時期和企業復工的緊要關頭,2月8日,上海市政府發佈《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全力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切實為各類企業減輕負擔、加大金融助企紓困力度、著力做好援企穩崗工作、有序促進企業復工復産、優化為企服務營商環境等6個方面、28條措施。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春雷表示,上海市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千方百計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實施援企穩崗政策,著力優化企業服務,切實做好新形勢下“六穩”工作,支持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記者了解到,措施分為6個方面,比如,針對直接參與疫情防控一線的重點企業和重要防疫物資,從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專項金融支持、保險、支持擴産增能、物資進口、防疫産品科技研發等方面,實施一批階段性的特殊支持政策。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生産經營困難的行業和中小企業,從租金減免、延期納稅、稅收優惠等方面,著力為企業減輕負擔。
“初步測算,‘減免緩退’各項政策預計可為企業減負超300億元。”馬春雷表示,現金流暫時性困難是當前眾多企業面臨的“急難煩愁”問題,也是這次制定政策的首要切入點。為此,上海採取“減免緩退”對策,努力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特別是在財稅扶持方面,形成財政補貼、稅費減免、貸款貼息、延期納稅等政策組合拳。
馬春雷表示,考慮到按定期定額納稅的個體工商戶數量多、規模小、吸納就業作用強,但承受疫情衝擊能力相對較弱的特點,上海在全國率先實施疫情防控期間“雙定戶”定額稅款全免政策,惠及上海全市約12萬戶。此外,針對疫情下網絡診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業態發展新契機,上海將科技創新券使用額度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積極捕捉正在顯露的發展新機遇。
“目前,在製造業企業中,80%以上企業有意願復工,這部分企業的復工率約70%;80%以上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企業也已復工,居家辦公的員工數量約為70%。”2月10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前期上海市經信委已協調上海嘉定、青浦、寶山等14個區598家企業復工,涉及疫情防控企業248家,復工企業加班加點,逐步恢復産能。
張英介紹,上海市經信委要求對事關國計民生、城市運行保障的單位必須優先保障復工,對經濟貢獻度高的企業優先保障復工,對核心管理人員、一線熟練操作工人優先保障復工;對在手訂單足、防控措施實的單位優先保障復工。
目前,電力、通信、石油化工等中央在滬企業實行了有序復工,上海各區、各重點園區根據實際實行了錯峰上下班。此外,上海還支持電信運營企業為中小企業免費提供6個月以上雲視頻會議等雲上辦公服務,鼓勵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為企業提供集成式信息化解決方案,並大力支持培育電子商務、線上教育、線上諮詢等新業態新模式。
廣東:
多管齊下惠企暖企
在廣東佛山市三水工業園區的生産車間裏,惠生科技各條生産線馬力全開,工人們正忙著趕制新一批10萬個醫用防護面罩。截至2月7日12時,廣東全省129家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産企業已開工92家;其中,37家口罩生産企業已開工35家,29家紅外體溫檢測儀企業已開工17家,4家防護服生産企業已全部復工。
2月10日起,廣東省內其他企業也陸續復工。連日來,廣州、佛山、茂名、珠海等地市發佈了多項惠企、暖企政策,多管齊下為企業減負助力。
租用區屬國企經營用房企業,免收1個月房租、減半徵收2個月房租……2月5日,廣州市黃埔區出臺“暖企8條”,符合條件的企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截至目前,深圳市匯聚創新園運營有限公司、東莞中科雲智孵化器等多家省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也紛紛出臺租金減免辦法,為入駐企業和創業團隊減輕負擔。
廣東銀保監局指導轄內銀行、銀行保險機構立足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為其提供專項額度支持,並下沉服務重心,開闢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切實緩解相關中小企業資金壓力。
茂名市政府出臺多項舉措,要求對相關中小微企業,無充分理由不得抽貸、壓貸,停貸、斷貸;確保2020年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高於2019年同期;對臨時還款有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還款期限,解決企業資金週轉困難等。
製造業大市佛山也出臺10條政策意見,包括減免中小企業部分稅費、延期繳納稅款、捐贈支出稅前扣除、延繳社會保險費等。
“廣東將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包括減輕社會保險負擔、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發放援企穩崗補貼。”廣東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對不裁員、少減員的企業實施穩崗返還失業保險費,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予以返還。鼓勵受疫情影響企業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據介紹,接下來廣東還將統籌組織300場以上網絡招聘。
在勞動用工補貼方面,珠海市發佈了相關意見。自意見發佈之日至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企業新招用員工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招工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100萬元。
“對企業來説,這既是‘及時雨’,也是‘定心丸’。”不少企業表示,接下來要全力以赴做好生産經營,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記者 李佳霖 李治國 龐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