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正加快復蘇與改善。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數據顯示,4月經濟延續了3月以來的恢復改善勢頭,主要指標呈現積極變化。尤其是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從上月的下降1.1%轉為增長,表明工業生産正在恢復,復工復産的速度超出預期,再次彰顯了我國産業鏈的強大韌性。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人員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分別達99.1%和95.4%。5月10日,對部分雲平臺監測數據顯示,全國中小企業開工率為90.1%。其中,湖北省中小企業開工率為84.3%。
艱難時刻,中國産業鏈沒有“掉鏈子”
産業鏈怎樣才算穩定而有韌性?就是在面對內外部風險和挑戰時,産業鏈各個環節維持自身系統穩定、防止斷裂和抗衝擊的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面對疫情挑戰,中國産業鏈沒有“掉鏈子”!
我國産業鏈的穩定和韌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我國擁有最完整的工業門類。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完整的工業産業鏈可控度高、可追溯性強。上中下游各個環節之間、不同産品之間能夠實現有機協同協調合作,極大增加了生産以及流通過程中的穩定性。
疫情暴發後,産業鏈上下游迅速動起來,復工、擴産、轉産、跨界,各企業互相補缺配合聯動,防疫物資産能迅速躍升。我國口罩日産量從1月底的1000萬隻提升到如今的數億隻,同時我國還向國外緊急提供了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大量防疫物資,正是有韌性的産業鏈支撐了這樣的“中國速度”。
優化穩定産業鏈,首先要破“難點”、除“痛點”、疏“堵點”,千方百計為復工復産達産創造有利條件,努力暢通産業鏈供應鏈循環,為經濟恢復提供有力保障。1月26日,工信部緊急啟動了駐企特派員工作,選派73名司局級和處級幹部,赴16個省區市56家重點生産企業和原材料供應企業,疏通産業鏈供應鏈,確保抗疫物資産得出,調得動。
“工廠零配件壞了,原材料庫存緊缺等,我們都會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第十四組駐企特派員梁斌、田琦對經濟日報記者説,在他們的協調下,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三家企業的熔噴布産能一週提升了48%。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也成為確保産業鏈暢通的有效機制。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發力重塑産業鏈,打通“堵點”、連接“中斷點”,加強要素保障,促進上下游、産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達産。
立足內需,帶動産業鏈活起來
“完整的産業鏈對外貿依存度低,不僅能有效減少因其他國家經濟波動帶來的影響,還能讓下游企業對市場和終端的反饋及時傳遞到上游環節,促進上游環節的創新與改善,從而有利於産業鏈整體提升。”眾誠智庫總裁楊帆告訴記者。
武漢是光通信、電子信息、汽車等産業上游零部件的重要供應地,是産業鏈上關鍵一環。
武漢“解封”後,在各部門通力合作下,一箱箱汽車總成、零部件加速送往全國各地,我國汽車行業的産能利用率迅速攀升至80%以上。
我國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産業鏈的穩定和韌性正來自於強大的內需。大量的消費升級需求一方面通過促進技術突破延伸了産業鏈,一方面又催生了新模式和新業態,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帶活了上中下游的供需關係,讓整個産業鏈進入穩定迭代的發展軌道。
疫情期間,巨大的防疫物資需求催生了製造業與互聯網的進一步深度融合,智慧化有力支撐了製造業復工復産,並讓製造業向服務深度延伸。
比如,2月初,在自動化流水線、機器人、智慧立體倉庫等智慧化生産線“助力”下,曙光天津工廠僅用短短幾天,就生産出數百台伺服器等IT設備迅速運抵疫情防控一線。鞍鋼集團依靠智慧製造,只用8天時間就順利生産出客戶急需的968噸鍍鋅汽車鋼,為其順利生産出45台救護車提供了材料保障。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疫情正成為中國製造“産業躍遷”的加速器。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社會運行方式,為智慧科技的運用帶來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也讓全社會認識到加快推動中國製造智慧化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鞏固傳統産業優勢,強化優勢産業領先地位,我國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加強協作,維護國際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穩定優化中國産業供應鏈對穩定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意義非凡。過去20年,中國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中國製造”擁有獨特優勢,超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基礎設施是我國維護全球産業鏈穩定的底氣所在。
中美商會今年3月25日調查顯示,40%的企業將按原計劃加大對華投資,比2月份提高了17個百分點。許多外媒認為,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不會因疫情發生改變。但前提是,我國要加緊夯實産業鏈基礎,維護全球産業鏈穩定。
對此,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理事長、院長劉志彪告訴記者,中國製造業的動態比較優勢仍長期存在,經濟全球化在某階段可能會遇到某些障礙,形式會有所變化,但是基本趨勢仍是不可擋、不可逆的。全球産業鏈離不開中國的供應鏈支持。中國要以産業鏈為中心進行協同復工復産復銷,形成“一條龍”,解決供需不匹配問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特別是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降低營商成本,增大對外資的吸引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説,疫情將加劇全球産業鏈分散化等趨勢,應降低重點産業鏈的綜合成本,進一步提升我國産業鏈的基礎性能力,持續保持我國産業鏈的競爭優勢。(記者 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