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並明確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擴大新增貸款規模,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杠桿率有所反彈。2021年,我國重點領域風險持續得到控制,宏觀杠桿率下降了大約8個百分點,金融體系內的資産擴張恢復到較低水準,回到了個位數。這為宏觀調控政策留下了空間,在接下來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發展的政策中,需要注意用好杠桿率。
經濟生活中,生産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需要各種生産要素的合理搭配,通過杠桿實現資金要素的跨時空配置,也需要其他生産要素相應的調整配置。在杠桿率較低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加杠桿的方式豐富調配資金要素,提高其他生産要素的利用率,推動經濟更好增長;在杠桿率過高的情況下,其他生産要素配置不足,不僅不利於經濟增長,反而可能積累風險。
在2021年高基數上實現2022年中高速增長,需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增強有效性,強化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就貨幣政策而言,需要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在總量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貸款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擴大新增貸款規模,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在結構上,保持信貸結構穩步優化,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
具體而言,在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同時,通過杠桿的結構調整優化來推動穩增長。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加大對傳統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信貸支持,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金融機構準確把握信貸政策,繼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給予融資支持,避免出現行業性限貸、抽貸、斷貸。通過這些領域加杠桿穩定經濟增長。與此同時,也要嚴格控制“兩高一剩”等領域的信貸投放,通過這些領域降杠桿節約資金,並將資金投向更有利於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領域。
總之,杠桿是服務經濟發展的,杠桿是加還是去,哪些領域加以及哪些領域去,都要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來確定。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是著眼總體長期穩定的角度。短期內杠桿率適度上升或下降,結構上不同部門杠桿率有升有降,都是正常的。關鍵在於,以杠桿的結構性調整轉移實現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並最終有效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婁飛鵬 國家信息中心博士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