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稻搶收工作完成,巴平米稻穀全部歸倉(鄧琪芳 攝)
央廣網南丹10月14日消息(記者劉發丁 通訊員鄧琪芳、黃濤)“不到一天時間,2萬多斤稻穀就全都烘乾歸倉了!”10月13日,廣西南丹縣芒場鎮巴平村黃定斌手裏捧著金燦燦的帶有“溫度”的稻穀,一臉豐收的喜悅。而在兩天前,他臉上密布的陰雲堪比秋雨連綿不斷的天空,但鎮上的稻穀烘乾設備幫他解決了秋收後的難題。
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産品的巴平米素有“全國十大好吃米”之稱,出産的核心區在南丹縣芒場鎮巴平村一帶,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成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該縣發展巴平米,今年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到了9月下旬,茫茫稻田一片金黃,豐收在望。收割之際卻遭遇持續多日的陰雨天氣,部分秋稻出現生芽現象。
“南丹巴平米”核心種植區局部一片金黃(麥艷梅 攝)
9月底,當地政府和農業部門開展保秋稻收儲專項行動,幫村民調配聯合收割機進行緊急搶收,啟用南丹巴平米基地烘乾中心。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南丹供電公司派出7支黨員突擊隊開展保供電專項工作,幫村民搶收稻穀,並對20條10千伏配網線路開展巡查,確保秋稻搶收用電無憂。
“我們豐産豐收,供電要計‘頭功’!”有1350戶入社農戶的南丹縣瑤家生態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勞泳介紹説,電力部門為合作社的烘乾中心緊急架設專線供電,24小時不間斷供電,10多天烘乾近50萬公斤稻穀,該合作社500萬公斤稻穀現已全部入庫。
“新一輪農網改造讓我們村民用上放心電,幫烘乾中心改為農用電,享受到了減免電費的政策紅利,每度電省了0.25元,我們的種田成本大大降低了。”勞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