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蒙進煌 南方日報記者 劉棟銘 劉 俊
當夕陽西下,在忻城縣城關鎮民族小學,“四點半課堂”教室裏書聲琅琅。英語、壯語、書畫、手工,各類趣味課程讓孩子們幾乎忘了回家——以前放學了玩泥巴,現在課後還有興趣班!
遠在廣東,到廣東茂名幼兒師範專科學校“金秀班”就讀的金秀瑤族自治縣學生雷潔玉,恨不得早點畢業回鄉教書,為山裏的孩子帶去更好的教育——以前山裏留不住老師,現在茂南區為金秀“定向培養”增添師資!
在忻城、金秀兩縣,粵桂扶貧協作在教育領域碩果纍纍,成為來賓市和茂名市攜手扶貧、共奔小康的一道靚麗風景。
忻城縣城關鎮民族小學是該縣為配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而新建,也是粵桂扶貧協作共建的一所學校。去年粵桂扶貧協作資金投資500萬元用於開學初各種教學設備的採購,今年春又投入40萬元建成一間精品錄播室,搭建起粵桂兩地的教育教學雲平臺。“有了硬體的支持,‘四點半課堂’辦得有聲有色。”校長藍丹梅介紹。
而在教育教學軟實力上,該校也得到了粵桂協作的傾情幫扶,信宜市前後派出了6位老師到該校支教,派到忻城支教的老師更是達到45名。借助互聯網,忻城多所中小學校還與信宜的中小學校共建了5個“雲教育”平臺,兩地商定時間“同上一堂課”。
教育資源的流動不止於此。信宜·忻城扶貧協作工作組協同信宜市“送課援培”團隊舉辦專題講座,送優質課,提高中小學教師教學水準;組織貧困學生到信宜職業院校就讀,選派63名學生(其中37人為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就讀“信宜班”,學生畢業後優先安排在信宜周邊就業。茂名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與金秀縣職業技術學校開展聯合辦學,兜底招收金秀貧困學生,讓他們到茂名實地接受實踐教學,畢業後推薦在廣東就業。自結對以來,共為金秀培養61名貧困學生,其中今年畢業的32名學生中有14人考取大專或本科繼續深造,其餘18名全部安排在廣東就業。
在金秀大瑤山,優秀教師難留住。茂名市在幫扶中送來了“遠程教育”和“定向師資”。在金秀縣民族高中,茂南區積極牽線,引進廣東世紀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該校開展“互聯網”遠程支教,捐贈100萬元的遠程教學資源,配備70台電腦,為高三學生提供課後輔導。
“扶貧須扶智,除了開展兩地的教育交流,最根本的是要培養好本地教師。”從茂南區派到金秀挂職的金秀瑤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張世雄介紹,在廣東茂名幼兒師範專科學校,“金秀班”的開設,讓90名優秀貧困學生獲得免費培養機會,他們畢業後回金秀工作,增強當地優秀師資力量,目前已有31名學生在該校就讀,10月還將有近20名新生入讀。此外,該校還在金秀建立學生實習、見習基地,選派了19名優秀畢業生到金秀實習,其中有3名廣東籍畢業生考取了金秀的特崗教師。
除了定向培養教師,在茂名市的積極協調下,金秀還與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簽訂了教育協作協議,免除費用200萬元定向培養90名醫護人才,解決金秀醫療人才短缺問題。
2017年9月開始,茂名信宜市與來賓忻城縣、茂名茂南區與來賓金秀瑤族自治縣結對“攜手奔小康”,越來越多專業技術人才奔走在這場山與海的跨越交流中。3年以來,茂名累計派出教師、醫生等專業技術人才179人次,是粵桂協作中廣東省派專業人才到廣西最多的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