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間 遊人笑聲甜 ——陽朔縣發展鄉村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産業側記
來源:廣西日報  |  2020-11-18 09:14:51

綠水青山間 遊人笑聲甜 ——陽朔縣發展鄉村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産業側記

  前往陽朔鄉村的遊客絡繹不絕。

  本報記者 王艷群 文/圖

  近年來,陽朔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動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發展,形成了休閒農業和鄉村振興全面發展的格局。該縣已建成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廣西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3個、星級農家樂16個,休閒觀光園區近50個,精品農業旅遊線路20多條,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態遍佈全縣,是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最多的縣。

  目前,全縣從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從業人員達6.5萬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産業,已成為陽朔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支柱産業和突破口。

  守住底色:

  生態立縣綠色發展

  “這裡實在太漂亮了!美麗的月亮山果然名不虛傳!”11月12日,一輛輛載滿遊客的旅遊大巴駛入陽朔縣高田鎮歷村停車場。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下車頓足,在此流連忘返,爭相留影。一名來自廣東的遊客豎起大拇指,對歷村美麗的鄉村風光讚不絕口。

  近年來,陽朔縣始終守住生態立縣、綠色發展這個可持續發展底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保護與開發協調發展。2015年以來,該縣相繼出臺了《陽朔重點旅遊片區發展規劃》《陽朔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持續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轉型升級。地處陽朔旅遊景點最集中區域、遊客最集中的遊覽和駐足區域之一的歷村,充分享受到了好政策帶來的改革紅利。

  2019年開始,歷村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拆除違建、臨時搭建和廢棄房屋等設施,對村莊進行統一改造、綠化,新建起漂亮的庭院、花園、菜園。實施改造後,歷村已由過去一個普通的小鄉村華麗變身,新晉成為遊客和市民的網紅打卡點。

  “歷村如今越來越漂亮,村民日子越來越紅火。”據陽朔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村緊依“十里畫廊”和遇龍河兩條黃金遊覽軸線,坐擁月亮山、金水岩、聚龍潭等景區核心景點,“山、水、田、村”四大要素俱全,形成“三水帶千山,田居河兩畔”的景觀格局。近年來,該村緊扣月亮主題,打造全民旅遊月下集會嘉年華,成為與中國最美縣相匹配的最美“月亮村”。

  可持續的,是真發展。歷村的美麗蝶變是近年來陽朔縣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實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陽朔縣投入超過10億元資金,開展“美麗陽朔·生態鄉村”建設專項行動,積極探索建立“漓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對通道、城鎮、村屯進行綠化美化,不斷完善漓江、遇龍河生態保護區功能,建成雞窩渡、歷村、驥馬等26個美麗鄉村,鄉村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目前,該縣的森林覆蓋率達70%。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最美山水與全域旅遊相得益彰。

  凸顯特色:

  農旅融合産業引領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陽朔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出現井噴式消費。截至10月底,今年該縣接待遊客已超15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140億多元。其中,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撐起半壁江山,接待遊客佔總遊客的一半以上。

  産業的成功轉型升級,直接帶動了經濟快速增長。該縣結合鄉村人文景觀、村落建築、古鎮古橋等鎮情村情,充分挖掘特色旅遊資源,凸顯農旅融合産業“原始、古樸、真實、自然”的獨特性。重點培育了興坪、高田、楊堤等一批特色鄉村旅遊鄉鎮和歷村、漁村、舊縣等特色名村,利用舊民居改造的楊家村雲廬酒店等成為彰顯國際元素、極具鄉村特色酒店的代表,得到廣大遊客特別是境外遊客的青睞。

  始建於2015年的陽朔縣遇龍河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按照“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模式,重點圍繞一軸(遇龍河漂流景觀軸)一帶(十里畫廊旅遊帶)創建,由核心區、拓展區、輻射區三部分構成。該示範區投入資金2.3億多元,在原有園區道路、田園風光、景區景點、宜居鄉村等建設基礎上,新建水稻+油菜花、九里花海等園區,打造集産業開發、休閒觀光、農耕體驗、農旅結合、城鄉統籌、養身度假于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

  2019年示範區接待遊客達850萬人次,同比增長16.8%。核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898元,高於拓展區14.5%,高於輻射區19.8%,高於所在鄉鎮25.8%。遇龍河景區沿岸44個自然村村民通過資源入股的方式,實現了資源變資産、農民變股民,每年享受景區收入10%的盈利分紅。

  2019年,陽朔榮獲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遇龍河榮膺廣西首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蕉芭林村成為中國最美麗休閒鄉村。陽朔縣先後獲得“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旅遊強縣”稱號,並連續6年獲得“中國最美麗縣”第一名稱號。

  産品出色:

  三大主線精彩紛呈

  秋高氣爽時節,正是旅遊旺季。眼下,陽朔縣夢幻遇龍田園內花團錦簇,連片的花海,讓前來賞景的遊客陶醉其中,歡笑不斷。新種植的油菜花綠意濃濃,生機盎然,長勢喜人。

  産品出色,品牌先行。該縣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主多業、一體多元的品牌思路,構建“休閒農業+研學教育+體育+旅遊”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十萬畝金橘、萬畝花卉苗木、五千畝油菜花等一批特色園區驚艷綻放。

  該縣夢幻遇龍田園綜合體圍繞特色産業、休閒旅遊、宜居鄉村三大主線,打造高標準、高品質的産業壯美、環境秀美、生活甜美的田園綜合體。通過産業扶持、土地流轉、龍頭企業帶動等方式,綜合體已發展千畝荷塘、五千畝金稻、五千畝油菜花、萬畝花卉苗木、十萬畝柑橘等五大産業,培育了易畝田、水稻田、墨蘭山舍、竹窗溪語等一大批高端精品民宿,吸引社會投資7億多元,綜合體年總産值超5億元。2019年,綜合體內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萬多元,是全縣平均水準的1.6倍,337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目前,該縣已建成以漓江、遇龍河、西街、世外桃源等景區為核心的山水休閒旅遊産品,以“印象劉三姐”為龍頭,桂林千古情、漓江漁火節等節慶表演,繡球、啤酒魚、釀菜等為代表的文化旅遊産品,以騎行、徒步、攀岩等為代表的戶外運動旅遊産品,以外語學習、夏令營、攝影培訓等為代表的修學旅遊産品,體驗化創新的旅遊品牌深受中外遊客的歡迎。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