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流市:寄養模式拓寬脫貧致富路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0-12-25 17:12:55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在玉林市北流市大坡外鎮大坡內村,不少貧困戶通過養牛、賣牛,實現了脫貧摘帽,發了財。

  談及養牛的門道,大坡內村的黨支部書記李林有話説:“我們有一種養殖模式是寄養,被寄養的牛,通過集中專人養殖的方式進行集體圈養,寄養人只需要付出購牛錢,無需付出勞動力和飼料錢也可以實現增收。”寄養的方式解決了部分沒有勞動能力、沒有養殖技術和條件的貧困戶通過養殖牛獲得收益。

  2013年,李林經過和村“兩委”班子的密切配合,在上級各部門的支持下建成了林梅牧用草種植家庭農場,農場以養牛為主,黑山羊為輔,其中特別設立了寄養模式,助力脫貧攻堅。“2014年開始規模養殖,2015年開始全面改良品種。我的牛場平時固定有130頭牛,賣出去了又買回來,長期固定有130頭左右。”李林介紹説,經過不斷地探索,目前,該養殖場養殖的牛群實現了精品化。

  大坡內村的養牛産業不斷壯大,2018年,林梅牧用草種植家庭農場成為帶動貧困戶就業的扶貧車間。在農場務工的貧困戶每月可獲得2500元至3500元的工資,輻射帶動了16戶貧困戶發展養牛産業,312戶農戶種草或玉米,種植戶種植的作物通過保價回收作為養牛飼料。

  “在今年5月份的消費扶貧中,13戶貧困戶寄養在農場的28頭牛,獲得了6.6萬元收入。”李林介紹説,在消費扶貧大潮中,寄養戶實現了增收。“寄養了4頭牛,養了一年,賣得了6000多元。”其中一個寄養戶貧困戶羅福生説。另外,有16名貧困戶在家養牛35頭,通過消費扶貧實現收益48.2萬元。其中,貧困戶李國枝家養的4頭牛,純收入超過2萬元。

  對於今後的打算,李林説:“大坡內村計劃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增加寄養量、託管量,爭取年內牛存欄達量到1000頭,帶動更多的貧困戶發展養牛産業。在此基礎上,發展牛肉深加工,延長牛産業鏈,為村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村民實現穩定增收。”(文 許廣英)

編輯:唐志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