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林:大力發展糖料蔗 實現群眾因“糖”脫貧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2-07 16:10:31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近日,在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定安鎮那雄村甘蔗地,蔗農們正在地裏忙著砍收甘蔗,路邊更是壘滿了一捆捆整齊的料蔗。“轟隆、轟隆……”村口馬路上一輛輛滿載甘蔗的卡車從村裏駛出。

  “我家一共種了50多畝甘蔗,都是高産高糖的優質糖料蔗。”定安鎮那雄村甘蔗種植戶羅媽珍説,她家住那雄村那古屯,一家3口人,曾因缺乏勞動力和技術,家庭收入少,2個孩子上學開銷大,生活陷入貧困狀態,在2015年脫貧攻堅精準識別中被評為貧困戶。“按一畝地均産4噸和收購價每噸520元來算,除去人工、肥料、運輸等成本,一年下來,我們種植甘蔗的收入會有10萬元!”雖然生活不容易,但是剛強的羅媽珍沒有退縮,依舊勤懇勞作,最終在2017年實現脫貧摘帽。

  甘蔗産業是田林縣的農業支柱産業之一,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多年來,該縣將發展“糖料蔗”納入“5+2”特色産業,採取政府補貼、企業獎勵等一系列扶持措施,使糖料蔗發展成為田林縣農村家庭的主要經濟和脫貧致富的重要來源,取得良好成效。

  “現在種植甘蔗,我們都是先與公司借蔗種,加上擴種每畝補助370元、翻種每畝補助420元和每畝200元的肥料補貼,壓力小了很多。現在村裏的許多群眾也在自家山地種上了甘蔗。”田林縣那比鄉甘蔗種植戶羅朝雲滿臉笑容地説,“今年我擴大了甘蔗種植面積,預計産量有300余噸,收入大概有16萬元。”

  為了發展好糖料蔗種植,讓更多貧困戶因“糖”脫貧,田林縣通過配套“以獎代補”“甘蔗新品種補貼”等扶持政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良種推廣、技術服務、産品保銷等方式,強化公司合作力度,在全縣形成了“政策(政府)+公司+蔗管員+技術指導員+運輸車輛+蔗農戶”甘蔗種植模式,壯大甘蔗種植規模和品質。同時,該縣蔗糖生産服務中心還組織制糖企業開展“結對、定點、定戶”幫扶,從種苗、農資供應、種植與病蟲防治、訂單農業合同簽訂和履約,到糖料蔗的砍、運、榨和蔗款結算等産業鏈全程,採取“農資供應服務、種管收運、兌付蔗款”的幫扶服務,及時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降本增效指導和幫扶服務,幫助農戶實現增産增收。

  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田林縣糖料蔗種植面積已覆蓋14個鄉(鎮)127個行政村,種植面積達17.33萬畝,種蔗農戶12975戶5.8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118戶1.89萬人,2020/2021榨季糖料蔗預計總産量60萬噸收入3億元以上,人均種蔗收入在5000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通過政府補貼、企業扶持,大力推進糖料蔗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糖料蔗生産的規模化、良種化、機械化建設,力求田林縣糖農投入與産出收益再創新高,使糖料蔗發展成為全縣農村家庭脫貧致富的一大重要來源,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田林縣蔗糖生産服務中心主任王志高説道。(文 陸建勇)

編輯:唐穎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