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湖水底長了一片“森林”你看到了嗎?7大類沉水植物構建自凈型生態系統,南湖水質改善項目效果顯著
湖水清澈見底晶瑩透亮
南湖生態島的圍堰以坡度的形式堆起,形成灘塗區域
南湖水為什麼會出現深淺不一的綠色、藍色?2月20日,《百花爭艷鬧新春一路一景惹人醉》的新聞報道中,一張空中俯瞰圖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是不是南湖公園的水質出現了什麼問題?”不少市民由此産生疑問。帶著市民的疑惑,記者昨日採訪了南湖公園相關專家,得知這是南湖水質改善提升的成果,如今南湖水域水質主要指標除pH值外,其他基本保持在地表二、三類水準,“水清、岸綠、魚遊、景美”的生態水體、生態駁岸景觀帶已然成型。
7大類沉水植物構建自凈型生態系統
2017年12月,南湖公園107公頃水域水質改善提升工程正式啟動,在經過了降水施工、底泥處理、水草種植、湖中補水等生態修復改善之後,2018年11月底正式竣工。
據了解,南湖水質改善項目通過種植沉水植物,投放魚類、螺和蚌等水生動物,構建一個動植物和諧共處、能量和物質循環良好、穩定並具有自凈能力的清水型生態系統,使南湖水體長期保持並穩定在地表四類(GB3838-2002)的水準,其中水體透明度≥1.8m。“通俗來説,就是在岸邊能看到魚翔淺底,水草浮動。”南湖公園高級工程師陳宗永介紹道。
記者走進南湖岸邊,在駁岸處可以看到湖底的水草隨波舞動,好似茂密的“水下森林”。“從高空俯瞰,由於湖底種植不同的水草品種,加上密度和高度等因素,出現了層次不一的顏色,呈現一種‘視覺差’的效果。”陳宗永説,南湖公園進行生態修復的首要目的,就是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恢復其生態系統,主要手段就是通過在湖底種植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將生態系統完整建立起來。如今整個湖底種植了苦草、菹草、金魚草、狐尾草、銀子菜等7類水生植物,已經能夠正常生長,並覆蓋湖底90%以上的區域。“我們引進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可以凈化吸收水體中的營養物質,防止富營養化,讓南湖的生態系統更加平衡穩定。”陳宗永説。
魚翔淺底水清岸綠生機勃勃美景獲讚譽
陳宗永告訴記者,南湖公園在湖區上開建了4個生態島,以吸引更多的鳥類棲息覓食,由此提升整個湖面的生態景觀效果。據介紹,生態島的圍堰以坡度的形式慢慢堆起,一直到露出水面1米多高,從而形成灘塗區域。這部分區域主要種植水生植物,讓水鳥覓食。
4個生態島上種植的植物各有側重,其中上湖生態島主要以鳳凰木為主,主打紅色系;中湖喬木主要種植粉色花係的洋紫荊;下湖兩個生態島均以黃金榕為主,打造黃色系島嶼。此外,每個島都分別間種木棉,在錯落景觀中,木棉處於頂端位置。
如今,南湖湖底已經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沉水植物們在微波中跳著“水草舞”,從高空俯瞰,整個湖面由於水草密度和高度不一,呈現出一幕“南湖之水綠如藍”的壯觀景象。魚翔淺底、水清岸綠、花紅柳綠的生態美景的願景已然變成現實。
南湖水的透明度現在已經達到了1.5米以上,清澈的湖水贏得了周邊居民的一致好評,而生機勃勃的湖岸景觀更是獲得了超高的市民滿意度。一名正在湖邊散步的市民告訴記者:“南湖公園水質改善提升之後,來公園遊玩的人變多了,來散步健身的人就更多了,市民和外地遊客都稱讚這裡的環境和空氣一級棒。”(記者淩劍伊/文 宋延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