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如何實現有效統一管理揚塵?工地或交“防揚塵”保證金方可開工
來源:南寧新聞網  |  2021-03-16 17:38:46

  市人大法制委組織召開揚塵污染防治條例論證會

  工地或交“防揚塵”保證金方可開工  

  城市揚塵治理,我市將實現有法可依。近日,市人大法制委組織召開《南寧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專家論證會,來自生態環保及法律領域的專家學者對該《條例(草案)》的制定提出了意見建議。 

  統一管理:進行制度創新克服“九龍治塵” 

  揚塵産生的源頭不同,如何實現有效統一管理?廣西大學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副教授孫翔在會上建議,《條例(草案)》應增加“由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成立全市‘揚塵管理辦公室’”的條款,對揚塵污染防治實行統一監督管理。 

  “市生態環境局應負責牽頭制定發佈和定期修訂《建築施工顆粒物控制地方標準》《攝像揚塵定級地方標準》《南寧市揚塵在線監測數據執法應用規定》《南寧市揚塵污染重點監控源評級技術規定》《南寧市施工揚塵環保稅核定徵收辦法(含揚塵特徵值特徵系數)》等方案,作為科學執法數據。”孫翔説,例如通過制定《南寧市施工揚塵環保稅核定徵收辦法(含揚塵特徵值特徵系數)》來明確揚塵環保稅的徵收數額及辦法。孫翔還建議增加與交通部門和公安部門的攝像信息共享。 

  有專家建議,對不同揚塵污染源的管理規定方面應增加細則條款,如增加“所有已批未建用地,已拆遷未出讓土地,裸露部分一律採取先復綠或覆蓋措施”“對所有城市道路綠化帶(中分帶、側分帶)、小遊園、廣場綠化要採取集中整治措施”等條款。 

  措施創新:想施工或先交“防揚塵”保證金 

  工地揚塵污染是影響我市大氣環境的“元兇”之一。本次論證會上有專家提出,為遏制工地揚塵,立法可參考礦山生態恢復保證金制度,研究實施“揚塵污染防治保證金制度”的可行性。 

  專家介紹,揚塵污染防治保證金制度是指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先繳納揚塵污染防治保證金,如在整個施工期文明合法施工,沒有揚塵污染事件投訴和曝光,沒有發生揚塵污染在線監控數據超標,則退回揚塵污染防治保證金,反之則扣除揚塵污染防治保證金。 

  專家建議,應增加對野蠻施工、粗放施工導致塵土飛揚的單位的懲罰性規定,在條例中應明確企業信用檔案黑名單管理制度,例如“在主要新聞媒體設立專欄,對違法施工單位進行曝光;凡曝光三次以上的施工單位,記錄在信用檔案中,依法在招投標中予以扣分”。 

  分別施策:城鄉管理有側重宣傳舉報兩手抓 

  有專家提出,隨著城鄉空間聯繫日趨緊密,地方立法應納入縣鄉環境保護問題,突出“城鄉聯合防治”亮點。“目前鄉鎮及以下行政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是秸稈露天焚燒以及城鄉接合部道路揚塵産生的影響,對遠離城區的鄉鎮村屯尚無相關機制和能力來管控,建議融入鄉村振興戰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專家黃靖説。南寧市司法局專家梁娟建議,考慮到農村大氣環境污染的實際情況和監管難易程度、執法成本等因素,《條例(草案)》中對農村地區採取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應當有別於城市。 

  監管難、執法成本高等問題的解決,需要發動聯防聯控的力量。“在線監控設備、天眼攝像拍照、現場實測、群眾舉報等,均可作為一把手約談、揚塵污染限期治理的執法依據。”孫翔説。 

  有專家提出,要對揚塵污染行為進行輿論監督,應立足於當前已經開發的政府面向公眾平臺(如城市管理APP),在此基礎上具體規定完善舉報投訴協調處理機制。會上還對其他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論證,專家們提出大量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市人大法制委將認真梳理、研究、吸納這些寶貴的意見建議,同時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進一步細化完善《條例(草案)》,使我市立法更加接地氣、務實管用。 (記者 楊盛)

編輯:唐穎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