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賓陽縣:發展特色中藥材種植 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來源:南寧日報  |  2021-06-04 15:51:13

  本報訊(記者郭少東 通訊員黃日強 廖一達)連日來,在賓陽縣思隴鎮六合村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裏,農戶忙著開溝、施肥,播種莪術。思隴鎮政府採取“政府引導+種子支持+技術指導+保底回收”的模式,給中藥材種植戶吃下定心丸,堅定了發展中藥材種植産業的決心。

  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思隴鎮引進了賓陽縣大橋鎮三峰中藥材産業項目,在全鎮3個村興辦示範點,發動廣大農戶種植,並探索“四統一分”種植模式,使扶貧産業落地生根。同時,鼓勵農戶進行“稻—藥輪種”“玉米—藥輪種”,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經濟作物和藥用作物雙豐收。

  據介紹,思隴鎮探索實施的“四統一分”種植新模式,即市場主體統一提供種子、統一肥料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保底回收,農戶分戶種植。近年來,中藥材種植産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為農民增收、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拓展了新的空間。在鎮政府引導下,賓陽縣大橋鎮三峰中藥材産業發展公司先後和40余戶農戶簽訂了中藥材訂單種植協議。

  “我種了30畝莪術,與藥材公司簽訂了協議,大大降低了投入風險。”六合村中藥材種植戶黃指生在鎮村幹部和企業幫扶協助下,已成為當地的中藥材種植大戶。六合村黨支部書記趙大勇説:“村‘兩委’在各村組宣傳中藥材種植産業,到農戶家中講解該産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帶領部分農戶到中藥材基地實地考察,村民發展中藥材種植産業的熱情日益高漲。”

  賓陽縣大橋鎮三峰中藥材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種子先收一半的錢,另一半的錢在回收中藥材的時候扣除。從選田、播種開始,直到管理采收,我們都手把手地教會種植戶。鮮貨回收也給農戶一個保障,如果市場價在每斤2元以下,按2元收;市場價在2元以上,隨市場行情收購。”

  目前,思隴鎮引進種植的中藥材品種主要有莪術、鬱金、鐵皮石斛、青蓮等,全鎮推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00畝,同時發動了2家市場主體和25戶農戶種植,惠及全鎮10個村,輻射周邊2個鄉鎮,逐漸為當地老百姓持續穩定增收蹚出了一條新的産業路。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