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兩灣”融合産業興
來源:廣西日報  |  2021-11-05 11:29:07

  “發展特色産業是地方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大實招,要結合自身條件和優勢,推動高品質發展。要把住品質安全關,推進標準化、品牌化。要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習近平總書記在“4·27”重要講話中強調。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是兩大國家戰略,推動“兩灣聯動”是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5年來,玉林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部署要求,全面加快“東融”“南向”步伐,加快推進兩灣産業融合發展,經濟總量穩居全區前列,地區生産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實現翻一番。

  全面“東融”,重塑發展優勢

  10月28日,隨著最後一榀箱梁穩穩落在橋柱上,浦清高速公路項目三灘河大橋箱梁架設工作圓滿完成,為早日實現全線通車的總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僅2020年,玉湛、松鐵、荔玉3條高速公路建成,新增運營高速公路148.45公里。其中,玉湛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後,玉林到湛江的車程由原來的4個多小時縮短為1.5小時,打通了廣西桂東南地區連接廣東南部地區出省出海新通道。目前,該市正在加快推進浦清高速等6個高速公路項目,總里程368.3公里。其中,“東融”高速公路建設里程344.3公里。

  5年來,玉林的高鐵、機場、碼頭等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步邁進,黎湛鐵路玉林段電氣化改造全面完成,時速350公里的南深高鐵南寧至玉林段、玉林至岑溪段全線開工;玉林福綿機場正式通航,開通8條航線直達國內11個主要城市;鐵山港東岸2個10萬噸級碼頭泊位建設紮實推進,向海發展格局加速形成。

  “玉林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鐵夢、航空夢、港口夢正成為現實。這也從根本上重塑了玉林的交通優勢、區位優勢、發展優勢。”玉林市委書記莫樺説。

  “兩灣”聯動,挺起工業脊梁

  11月4日,在廣西先進裝備製造城(玉林),超華玉林年産10萬噸高精度銅箔和1000萬張高頻覆銅板産業基地項目(一期)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項目總投資112.6億元,是玉林市標杆“東融”項目之一。

  通過交通對接、産業承接,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5年來,玉林共招商落地項目1246個,總投資3823.49億元,累計到位資金3489億元。其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簽約項目和到位資金佔據半壁江山;2020年,該市簽訂“三企入桂”項目132個,總投資2446.63億元,合同總投資位居全區前列。

  桂東南工業崛起。玉林市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取得明顯突破,廣西先進裝備製造城(玉林)建設全面加快,玉柴“二次創業”大步推進,玉柴發動機銷量和品牌價值連續多年穩居行業榜首。以華友為龍頭的新能源材料産業集群、以柳鋼中金為龍頭的不銹鋼産業集群、以正威為龍頭的銅基新材料産業集群迅速崛起,多元支撐、多業並舉的産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獲評為2018—2020年度廣西工業高品質發展工作先進市。

  今年以來,該市大力推動製造業趕超、輕工業振興、商貿流通業提升。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增長40.9%,工業投資增長47.2%,均位居全區前列。

  深化改革,激發澎湃動能

  玉林是廣西乃至全國的改革先行區,不少領域的改革走在全區全國前列。近年來,該市實施的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建設、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13項全國農村改革試點取得重大成果,有3項改革成果實現國家層面的政策轉化,農地入市改革經驗獲國家修法採納。同時,連續兩年入選全國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民營經濟是玉林發展潛力所在、優勢所在。該市在全區率先研究出臺專門文件,對標對表粵港澳大灣區和世界銀行指標體系,打造最優營商環境。2020年,玉林市獲評為廣西首批民營經濟示範市。北流市、玉州區及容縣容州鎮等8個鎮獲“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稱號;廣西先進裝備製造城(玉林)、玉林龍潭産業園區榮獲“廣西民營經濟示範園區”稱號,是全區唯一一個有兩個園區獲此殊榮的設區市。截至今年9月底,玉林民營市場主體數量達到36.99萬戶,總量居廣西第2位。

  今年,該市以打好“東融”開放體制、民營經濟體制等15項改革攻堅戰為路徑,全力加快推進“四強兩區一美”兩灣先行試驗區建設,為全市邁向更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能。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態勢,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4%,高於全區平均水準1.4個百分點。(廣西日報 記者 鄧盛龍)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