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靖西市化峒鎮民強村蓬泉大香糯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黃維忙上忙下——收購糯米、調試設備、尋找銷路。“今年大家種植熱情高,産量也上來了,我們計劃加工稻穀50萬公斤以上。”他對記者説。
靖西大香糯已有8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明朝永樂年間還成為貢品。雖然品質好名氣響亮,但群眾種植意願不高,主要原因是價格上不去。
靖西市以深化供銷綜合合作改革試點為契機,搭建生産、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服務平臺,讓當地這一特色種植業煥發生機。通過供銷社牽頭,將社屬農資公司及電子商務公司、種植合作社、地理標誌生産基地和農戶五方進行聯合合作,統一提供土地託管、土地流轉、金融、保險、優惠物流等服務,實現了農資統一供應、田間統一管護、産品統一加工和統一銷售,最終提升了産業的品質、效益和價值。
“品質上去了,售價高了,群眾就願意種。”靖西市供銷合作社理事會主任黃順湖介紹,“今年的稻穀收購價每公斤比往年高0.4元。”
改革破解了制約産業發展的瓶頸。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善於用改革創新的思路舉措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以靖西市和淩雲縣為試點,我們要通過深化改革解決農業現代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百色市供銷社監事會主任劉國標説。
當前,百色通過推進“三位一體”改革,構建起為廣大農戶提供協同服務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了服務農民生産生活的綜合平臺,優化了農業資源要素配置,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通過打造“前端有技術支撐、中間有生産組織、後端有市場行銷”的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體系,水果、蔬菜、禽畜、糧食等産業得到了提質發展。(廣西日報 記者 韋鵬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