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來源:南寧日報  |  2021-12-29 19:53:32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①2012年12月28日,南寧地鐵1號線工程全線開工。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②2014年3月11日,西大站盾構機貫通。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③2015年12月11日,南寧地鐵1號線東段實現“電通”。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④2015年12月30日,地鐵列車在1號線順利完成熱滑測試。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⑤南寧地鐵1號線成為市民出行選擇。圖為乘客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有序上車。 本報記者黃維業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⑥南寧地鐵1號線列車整裝待發。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1.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5週年,對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本報記者黃維業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2.地鐵2號線開通試運營,市民爭相體驗。(資料圖片)本報記者潘浩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3.地鐵3號線運營後,市民在地鐵站與站臺乘務員合影。(資料圖片)本報記者梁楓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4.在地鐵3號線,市民為地鐵建設點讚。(資料圖片)本報記者黃維業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5. 市民在地鐵 4 號線楞塘村站留影紀念列車開通。(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潘 浩 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6. 乘客文明排隊等候地鐵 4 號線列車的到來。 本報記者黃維業 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7. 乘客伸出手掌比畫“5”,慶祝地鐵 5 號線開通,寓意 5 線齊飛,未來更美好。本報記者潘 浩 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8. 在地鐵 5 號線金橋客運站站點,市民開心留影。 本報記者宋延康 攝

從“0”到“5” 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

9. 城市軌道交通加快建設。

  地鐵,是城市地下王國的“主角”,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新的速度和體驗。

  2016年6月28日,南寧地鐵1號線東段開通試運營,這是屬於壯鄉首府南寧的高光時刻——這意味著南寧成為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從此進入了“地鐵時代”。同年12月28日,地鐵1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實現了“一線牽東西,全城若比鄰”的美好夢想。

  就在1號線成長的同時,2、3、4號線相繼投入使用。今年是南寧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5週年,12月16日又迎來5號線開通運營。由此,南寧市成為全國第七個開通全自動運行地鐵的城市,標誌著首府軌道交通邁入智慧城軌新紀元。

  五年來,南寧地鐵從無到有。截至目前,南寧市已開通運營5條地鐵線路,線網總長度達128.2km,車站104座(含線網換乘站11座)。

  五年來,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寧軌道交通集團”)作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主力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構建南寧軌道交通事業發展新格局,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推動南寧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歷史時刻 南寧步入“地鐵時代”

  地鐵,是城市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現代化國際水準的重要標誌。

  2016年6月28日,南寧地鐵1號線東段開通試運營,地鐵列車呼嘯而來,開啟了南寧的“地鐵時代”;同年12月28日,地鐵1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橫跨南寧站、南寧東站兩大交通樞紐,1號線串起了主城區的東西兩端。

  1號線東段開通試運營這一天,南寧全城沸騰!地鐵列車滿載著南寧人的憧憬與希望,在地下交通網中穿梭。當天的10時30分,距離地鐵1號線東段通車試運營還有一個半小時,在南湖站B出入口等待的群眾排起了長龍,共同見證南寧這個“高光時刻”。

  當1號線全線開通,疾馳而來的地鐵列車橫貫主城東西,搭乘市民去觸摸城市的“脈動”,32.1公里的地下軌道交通不僅讓邕城東西兩端1小時生活圈成為現實,也讓南寧市民的幸福感隨之提升。

  一組數據見證了南寧地鐵1號線給市民出行帶來的變化:1號線開通試運營至今總客運量為6.55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32.67萬人次,客流強度為1.04萬人次/公里·日;客流從剛開通的3.43萬人次增長到37.98萬人次,正點率和兌現率均為99.99%。

  2021年1月1日,1號線創下單日線網總客流最高紀錄,客流量達到76.88萬人次。

  五年來,隨著南寧軌道交通事業飛速發展,南寧地鐵進入“網絡化運營時代”。

  2017年12月28日,2號線開通試運營,實現“十字合龍、雙線齊發”,南寧進入“換乘時代”。

  2019年6月6日,地鐵3號線開通試運營,標誌著南寧軌道交通從雙線“換乘時代”升級為三線網絡運營時代。

  2020年11月23日,地鐵4號線首通段和2號線東延線正式開通試運營,南寧地鐵實現“四線齊發、八方通達”新格局,南寧軌道交通線網進一步織密。

  2021年12月16日,5號線開通運營,形成了“跨江連城、貫穿城市東西南北”的線網新格局。軌道客流明顯增加,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綜合交通體系日益明顯,有效緩解了城市地面交通壓力。

  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22日,南寧地鐵線網總客運量達到10.79億人次,日均客運量873158人次。2021年1至10月,南寧地鐵客運量佔南寧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約59.5%。

  打造“軌道+” 形成時尚品質城市生活圈

  南寧地鐵建設發展不僅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壓力,為市民提供安全、舒適的綠色出行環境,還促進了商圈繁榮與經濟發展,提升關聯産業集聚的社會效益,讓區域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1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後,由南寧地鐵與行業領頭公司強強合作共同打造的西大站、朝陽站、萬象站三大地鐵商業街區開業,由此拉開了南寧“地鐵商業時代”的帷幕。

  廣西大學站地鐵商業街區為南寧首個具有集裝箱風格的地下商業創意空間,街區內打造有“時光音樂走廊”“青春舞臺”等特色主題區域,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示青春風采和能量的舞臺,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極具個性文化的商業長廊。

  朝陽廣場站地鐵商業街區是南寧城市中心黃金道上的商業街區,具有時尚、別致的LOFT工業風之美,其以休閒化的餐飲和精品特色零售為主,加以創意、便捷型的配套,是繁華朝陽商圈中別具休閒趣味的時尚長廊。

  萬象城站地鐵商業街區是為城市白領群體誠意打造的休閒格調街廊,街區以集裝箱工業風、小資陽光雨棚、音樂鋼琴樓梯等元素,營造充滿明媚陽光的情景空間,並打造了國內首條地鐵“星光音樂走廊”,為追求品質的都市精英帶來全新的地鐵街區體驗。

  五年來,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將“綠色生活創造者”“安全出行守護者”“品質建設保證者”等理念融入集團業務發展中,打造基於“軌道+”的融合城市生活生態圈、城市建設生態圈、城市産業發展生態圈的城市綜合生態。

  堅守奉獻 全力攻堅將“難點”變“亮點”

  在南寧地鐵的建設過程中,南寧軌道交通集團主動作為,堅持“開創綠色交通,打造百年地鐵”的發展思路,以黨建為引領,為企業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和組織保障。在地鐵施工現場,南寧軌道交通集團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及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廣大地鐵建設者攻堅克難,用智慧和汗水把一個個項目建設難點變成了工程亮點。

  南寧地鐵建設難度超乎想像。地質條件複雜、建築密集、施工區域狹窄……這些都是1號線建設過程中難啃的“硬骨頭”,其中以盾構機穿越南湖湖底風險最大、最具代表性。歷經半年,中鐵四局五公司機械化工程分公司南寧地鐵盾構隊頂著巨大的壓力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在業界傳為美談。1號線在建設中還採用了多項國內外先進施工工藝,如小半徑曲線盾構法、盾構長距離穿越複雜地層更換刀具、四線隧道重疊施工、聯絡通道的“冷凍法”施工、鋼套筒盾構始發到達接收工藝等,創造了南寧市工程界多個第一。

  2017年初,在地鐵建設者們的努力下,2號線南朝區間克服了長距離江底掘進中刀盤刀具磨損、重疊隧道掘進等一系列施工技術難題,成功讓“邕江第一隧”順利實現貫通。

  3號線青秀山站因水文地質複雜、結構設計超規、施工條件苛刻,曾經被業內人士稱為“國內最難的地鐵車站”。2018年7月30日,歷時三年論證三年努力建設,青秀山站陸續順利實現暗挖隧道貫通,3號線洞通、軌通等關鍵節點目標,讓不可能變成一切皆有可能。

  在地鐵4號線建設過程中,南寧地鐵參建各方順利克服了複合地層盾構掘進控制、溶洞發育地區帶壓(常壓)換刀等施工難點,實現了地鐵周邊建(構)築物零風險、施工過程安全品質可控等目標。

  “下穿”老舊建築群與邕江,“下穿”正在運營的地鐵1、2號線以及鐵路……在5號線建設中,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參與設計研製的國內首臺氣墊式雙模盾構機,可以在泥水模式和土壓模式間切換,提高掘進效率,屬於新工藝新技術,無先例和經驗可循。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下施工現場,是廣大地鐵建設者用奉獻與堅守、責任與智慧,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建設難關,讓市民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地鐵線路開通運營時刻。

  愛心相隨 樹立城市窗口文明形象

  自南寧地鐵1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以來,面對不斷增加的客流量,如何讓乘客有更好的乘車體驗,這是南寧地鐵不斷努力的方向。

  南寧地鐵1號線在優化行車間隔上下功夫,進行了15次列車運行圖調整;通過增購列車,實施大小交路套跑模式,目前該線工作日高峰期小交路行車間隔為3.5分鐘(廣西大學—火車東站),大交路行車間隔為7分鐘(石埠—魯班路),平峰期行車間隔為7分鐘。在實施大小交路套跑的組織模式之後,小交路區段最大斷面客流為15894人次/小時,發生在8:00-9:00朝陽廣場—新民路站,列車滿載率由約90%降至63%,最大限度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為充分發揮首府南寧公共交通服務窗口單位優勢,南寧地鐵通過開展“地鐵開放日”“站長接待日”等對外交流活動、“愛心服務中高考”“服務兩會”等品牌服務活動、“民族文化角”“922世界無車日”等公益宣傳活動,提供特殊乘客乘車“私人定制服務”,簡化乘客事務處理流程,上線“全態識別過閘功能”乘車,升級改造1至5號線68個母嬰室,開展“地鐵黨建聯盟”志願服務活動等,為乘客提供暖心服務,傳遞正能量。地鐵車站還設置青年文明號便民雨傘架,配置愛心藥箱,精心打造育嬰室,溫暖服務入心間,切實提升乘客乘車舒適感、幸福感。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南寧地鐵人始終堅守地鐵運營一線,通過加強全線網車站乘客進站“測溫+二碼聯查+佩戴口罩”乘車防疫措施,嚴格落實全線網各區域一日2次消殺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公益宣傳力度,定期回收車票消毒累計約6000萬張……實現了疫情之下“零停運”,乘客和員工“零感染”,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地鐵人的擔當和使命。

  未來,南寧地鐵將始終秉承“打造精益運營成就美好出行”的企業運營使命,“同心、同行、同享”的服務理念,全力以赴為提升首府公共交通出行服務水準貢獻地鐵力量,為交通事業高品質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凝心聚力 軌道交通事業加速發展

  地鐵是城市的動脈。南寧地鐵的發展建設帶動城市開發和空間擴展,為城市高速發展提供動能。

  2008年12月,南寧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2014年1月20日更名為“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這些年來,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堅持“開創綠色交通,打造百年地鐵”的發展思路,秉承“高起點、創一流”的原則,以建設精品地鐵和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為目標,努力發展成為集地鐵建設、運營、經營開發、地鐵裝備製造等多元化業務于一體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積極促進南寧經濟社會繁榮與進步。

  當前,圍繞南寧軌道線網周邊業態延伸與産業鏈上下游延伸兩個産業佈局方向,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持續做精做優城市規劃設計産業,做強做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産業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産業,做深做實城市綜合開發産業和城市服務産業;導入康養、生物、醫療、文旅、互聯網、大數據、智慧運維等新興産業,為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以TOD綜合開發、軌道小鎮建設、城市更新、地下空間開發為抓手,積極拓展城市空間框架,打造軌道交通半小時經濟圈,為廣大市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面對新形勢,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建設城市、經營城市、服務城市”為工作主線,著力打造“四個引領”的城市發展商,即“引領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引領城市空間佈局”“引領産城融合創新發展”和“引領城市新生活”;努力實現“五大轉變”,即企業角色的轉變、發展模式的轉變、産業組合的轉變、業務發展格局的轉變、資本運作方式的轉變。

  從“0”到“5”,南寧地鐵線網持續擴張,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出行方式,還大大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未來,南寧軌道交通集團將以創造城市美好生活為己任,有序推進軌道交通建設,構建更加完善的軌道交通線網;提升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水準,推動軌道交通運營服務更加優質;推動TOD站城一體開發,優化城市空間形態;推進軌道交通科技創新,打造智慧軌道交通科技創新發展高地,促進軌道交通創新經濟集聚發展,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首善之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撰文:本報記者楊玲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