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興安縣以“三大振興”統籌城鄉加快發展
來源:廣西日報  |  2022-03-01 10:29:52

  原標題:錨定目標抓落實 勠力同心求突破——興安縣以“三大振興”統籌城鄉加快發展

廣西興安縣以“三大振興”統籌城鄉加快發展

溶江鎮五架車村新貌。(溶江鎮政府供圖)

廣西興安縣以“三大振興”統籌城鄉加快發展

興安縣聚焦靈渠保護提升,打造全域旅遊新業態。 王國楚/攝

  新征程 新作為

  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突出抓好創新驅動和産業振興、鄉村振興,推動旅遊、康養、文化和現代特色農業深度融合。

  “我們將以‘三大振興’為抓手,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相關精神。”興安縣委書記賁黃文表示。

  A 優化佈局,打造工業發展新優勢

  1月11日,興安舉行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總投資達12.73億元,其中新開工4個、竣工1個,項目涉及社會民生、工業、旅遊等多個領域。

  其中,桂林美運建材生産項目是新開工項目。其建設單位桂林美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産、銷售全系列膩子粉産品為一體的公司,是碳酸鈣科技産業園引進的第一家下游企業。該項目佔地約20畝,計劃投資2300萬元,建設生産線3條、標準廠房6000平方米,可年産膩子粉13萬噸。該公司的成功引進,將推動園區上中下游産業鏈形成閉環,實現碳酸鈣精深加工産業園質的飛躍。

  興安作為全區工業發展重點縣,地處湘桂走廊要衝,産業基礎較好,工業優勢突出。該縣在推進工業振興中,堅持“項目為王”,以“千企技改”推動傳統産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同時,面向“長三角”“大灣區”招商引資,積極把國電投集團、特變電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引進來,加快工業産業轉型升級和集群發展,推動工業發展邁上新臺階。今年,該縣將積極培育優質企業,力爭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達34家,規模工業産值達48.5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達17億元。

  B 精準銜接,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近日,興安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執法人員走進農資經營門店,開展“綠劍護農”保春耕專項行動。同時,該縣已著手儲備水稻種子210.5噸、玉米種子73.4噸、農藥102.8噸、化肥4580噸,為今年春耕做足準備。

  作為農業大縣,興安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和優質高效的特色産業。在産業發展方面,著力打造“菜籃子”工程,探索出“稻—米—菜—花—肥”綠色高質高效種植模式,推廣果園間套種、溫棚種植、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集約高效做法,注重升級發展葡萄、柑橘、銀杏等傳統産業,培育壯大食用菌、獼猴桃、羅漢果、百香果、草莓、六垌茶等新興産業。同時,建強農産品加工交易集聚區,為農産品精深加工提供條件;培育一縣一業、一鄉一品,把“農業+旅遊+文化”融合起來,推動“華江六垌茶”“興安銀杏”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籌備申報國家現代農業(葡萄)産業園和自治區級農産品優勢區,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2022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力爭超47萬畝、年産量18萬噸;生豬出欄55萬頭;葡萄、柑橘種植面積分別保持在14.5萬畝和18萬畝以上;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88萬畝並實現産值13.5億元。

  在興安縣胡家洞、五架車、龍塘寨等村,記者看到,平坦的鄉間路連通家家戶戶,微菜園、微果園隨處可見,完成立面改造的房屋、處處乾淨整潔的風貌成了風景。

  在推進生態宜居方面,興安注重“華江九寨”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及榜上村、東村、青山灣村等國家級傳統村落的保護,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電商發展等項目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持續推進“廁所革命”,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覆蓋率。目前,已高品質完成30個“兩高”沿線村莊和1033個基本整治型村莊的整治,涌現出胡家洞、五架車等鄉村振興先行示範村。

  此外,興安縣還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注重挖掘農村傳統美德教育資源,搭建鄉風文明善治平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溶江鎮蓮塘村“好婆婆”“好媳婦”評選案例入選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優秀案例集;花橋村、龍田村入選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優秀試點村,胡家洞村村規民約入選全區首屆十佳村規民約。

  C 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遊新業態

  2月18日,在靈渠北渠分水塘至九曲橋的路上,靈渠保護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檢查組一行10余人正對沿途的違章建築、環境污染及網箱養魚等問題開展前期現場走訪摸底工作。

  今年以來,興安縣聚焦靈渠保護提升,相繼召開了靈渠及漓江流域“十四五”項目策劃工作會議、《桂林市靈渠保護條例》執行工作佈置會等會議,調整興安縣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領導小組,下設的6個工作部有序推進靈渠研究、修繕保護、開發利用、宣傳教育及靈渠展示工程提升系列工作。目前,靈渠重點課題研究初步成果已推出,《靈渠保護和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已啟動、融入“大靈渠”格局的財神廟歷史文化街區項目(一期)街區開街迎客。

  作為“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興安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現有1個國家5A級景區——桂林樂滿地主題公園,4個國家4A級景區——靈渠景區、貓兒山景區、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老山界龍潭江景區,還有界首渡江遺址公園、靈渠博物館、魁星樓、古嚴關等旅遊景點。為做好旅遊振興這篇大文章,興安將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旅遊資源有機融合,以“金紅綠黃”興安文旅特色充盈全域旅遊。據了解,2021年興安旅遊接待人數達1050.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3.7億元。2022年力爭接待遊客人數達到1260萬人次、同比增長20%以上,旅遊收入達到14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5%以上。今年春節期間,接待遊客達68.18萬人次,同比增長8.42%,旅遊消費6632.9萬元,同比增長8.91%。(廣西日報 記者 李家健 通訊員 周順國 張 勇)

編輯:楊永娟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