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竹鍵盤、竹滑鼠……市場上的竹製品越來越多“以竹代塑”離我們有多遠?難在哪?
電商平臺上出售的竹鍵盤、竹滑鼠(網絡截圖)
銀海大道一家經營日用品的店舖內,竹菜籃、竹果盤等竹製品佔據“C位” 南寧晚報記者 黎兆齊 攝
超市裏的竹砧板等竹製品 南寧晚報記者 黎兆齊 攝
廣西竹種植面積廣,竹資源豐富 南寧晚報記者 宋延康 攝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産業體系初步建立,與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産品綜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綜合利用率提高20個百分點。
目前,南寧市場竹製品情況如何?市民對“以竹代塑”有什麼看法?“以竹代塑”離我們還有多遠?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悄然變化 竹菜籃等竹製品受市民歡迎
“竹菜籃有竹子清香原味,好看又實用,能裝下10多斤青菜。竹果盤放在茶几上,還能當一件工藝品欣賞。”近日,良慶區金象三區居民莫阿姨購買了一個竹菜籃和一個竹果盤,每天都提竹菜籃去菜市買菜,“竹籃比塑膠袋好用多了,既環保又好看,還有檔次。”
莫阿姨購買竹菜籃的店舖位於良慶區銀海大道中段。記者看到,該店舖主營菜籃等日用品,店家特地將許多竹編的菜籃、水果籃、簸箕、籮筐、收納筐等放置在顯眼位置。這些竹製品非常精緻,不僅實用性高,有的還可以當作工藝品用來觀賞。如竹筆筒等。
該店舖老闆介紹,這些竹製品都是他自己純手工編織的,手藝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現在來買竹菜籃的多是老年人,主要是考慮實用性。年輕人購買竹製品,主要用來當作工藝品觀賞”。
連日來,記者還走訪了南寧市區多家大型連鎖超市,發現不少竹製品擺上了貨架,“搶”佔塑膠製品份額。在廣百匯超市夢之島江南店日用品區貨架上,竹砧板、竹紙巾盒、竹菜刀架、竹飯勺、竹隔熱墊等竹製品琳琅滿目,製作工藝精良。
市民范女士説,近年來,她更喜歡選用竹制的日用品,同款物品中會首選竹製品。“例如在盛熱飯時,如果用塑膠飯勺,擔心塑膠遇到高溫會揮發出異味。竹飯勺是用天然竹子製作,材料很環保,不用擔心安全問題。”范女士表示。
應用領域 高端竹製品漸流行但價格高
隨著白色污染日益成為威脅全球環境的突出問題,尋找更合適的塑膠替代材料成為緊迫課題。據悉,目前竹材料能夠替代塑膠的領域首先是餐飲業中所用到的餐具,比如我國傳統的竹筷子。其次是在很多家居內飾領域,比如涼蓆、案板等,都可以用竹子製作。另外,竹子還可以用作各種板材的原料,堅固程度也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竹製品開始進軍IT新領域,出現了用竹子製作的鍵盤、滑鼠等。記者在某電商平臺輸入“竹鍵盤”搜索,立刻跳出很多竹鍵盤和竹滑鼠産品。竹鍵盤標價均在100元以上,有的近200元,産地主要在浙江、江西等地。據悉,竹鍵盤的優勢為敲擊聲小,天然恒溫,能避免靜電,最大的賣點就是環保無污染,因此受到不少白領的青睞,開始在一些大城市流行。
那麼,目前南寧市場上是否有竹制鍵盤和滑鼠?11月12日,記者走訪南寧市星湖路至勝電子科技廣場多個品牌櫃檯。多數櫃檯店員稱沒有聽説過竹鍵盤和竹滑鼠,有的店員表示聽説過但櫃檯沒有竹鍵盤和竹滑鼠,只有傳統塑膠材料做的鍵盤,價格在50~80元不等。
一櫃檯店員表示,竹制鍵盤價格是傳統塑膠鍵盤的2倍,價格太貴了,擔心進貨後賣不出去,“如果實在想用竹鍵盤、竹滑鼠,只能通過網購了”。
制約因素 竹製品開發生産面臨諸多挑戰
據了解,南寧市也有不少竹製品企業,但多是製作牙籤、竹籤、一次性筷子等較傳統的産品。而編竹籃、竹筐等多是家族式的傳統作坊,主要是一些懂手藝的老人編織,未能形成規模化生産。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以竹代塑”在減少塑膠污染方面具備競爭優勢,但囿于采收成本、技術設備、市場接納度等因素,産業加速發展仍面臨挑戰。
一根竹子如何才能變成一款竹製品?南寧市某竹製品企業負責人張先生介紹,大致要經過以下這幾個步驟:上山砍竹子,把竹子運下山,裝車運到工廠,工廠開機器生産,成品打包出廠,每一道環節就是一部分成本。
“竹子下山難,是竹製品成本高的重要原因。”張先生介紹,目前竹子採伐主要以人工為主,高效採伐機械設備缺少,竹林道、竹運輸索道等基礎設施落後,導致採伐效率低、運輸成本高。以一噸毛竹為例,砍伐、裝車、運輸等環節人工成本將近450元,而平均市場價格只有不到600元。這些原因導致目前大部分竹子賣不出好價格,利潤非常低,甚至使得一些竹子種植戶不願砍伐。
此外,生産技術設備條件有限。張先生認為,當前竹子産業的規模效益較差,很大程度上受主要竹産品加工自動化水準低的影響,不少生産車間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生産線還無法實現自動化流水線生産,預計企業設備的更新換代還需要一段時間。
如何破局 解決技術和成本問題並加大支持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産業體系初步建立,與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産品綜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綜合利用率提高20個百分點。
廣西林科院黃大勇教授説,廣西竹種植面積達700萬畝,種植面積在全國省份排名前10位,其中毛竹種植面積佔一半。廣西竹資源豐富,但竹材還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利用。目前竹製品主要用來編織籮筐、造紙、搭架等。“以竹代塑”行動還需要有相關政策、科研、環保、價格等方面考慮,這樣竹製品才能逐步替代塑膠製品。
對於“以竹代塑”,廣西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姚華表示,竹子生長速度相對較快,是一種可再生材料。目前竹子是最有可能代替塑膠的天然原料,
是優勢資源,環保無污染。不過,要想讓竹子真正替代塑膠,需要解決技術和成本兩大問題。當前塑膠之所以被大量使用,一個主要原因是其價格相對便宜。另外,如之前曾提出用紙制吸管來代替塑膠吸管,但紙質吸管在吸飲料時會變軟,適用性和耐用性較差,消費者體驗感不好。因此,推廣竹製品,需要提高其強度和耐用性等。
姚華還表示,推進“以竹代塑”發展行動,會對市民生活産生影響,還需要有政策性引導和財政支持,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市民逐步接受竹製品代替塑膠製品。(南寧晚報 記者 黎兆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