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防城港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4年鄉村振興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防城港東興市的七彩貝丘灣鄉村旅遊區和馬路鎮,看地方如何立足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坐落于東興市江平鎮交東村的七彩貝丘灣,距離東興口岸22公里,緊靠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北侖河口自然保護區。七彩貝丘灣通過挖掘貝丘遺址文化、紅樹林景觀、邊海漁家文化等內容,先後建成了野生金花茶公園、觀海長廊、山舍貝丘民宿、貝丘遺址公園等眾多獨具特色的景點項目,是一座集觀光旅遊、娛樂健身、養生養老、生態種植、文化體驗、科普研學于一體的五星級鄉村旅遊景區。
七彩貝丘灣周邊連片的紅樹林 供圖 防城港市委宣傳部
“我們景區通過跟其他公司合作,帶動了當地農業、林業、漁業的發展,景區的發展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加入鄉村旅遊發展建設,通過多種方式創收增收,有效助力鄉村振興。”七彩貝丘灣酒店總經理潘克貴介紹,景區以鄉村旅遊産業為紐帶,採取“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大量收購村民種養的紅姑娘紅薯、蔬菜、生態雞、海鴨蛋等農副産品,每年帶動農産品銷售100多萬元,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致富。同時帶動交東村100多人就業,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做起了小生意。
七彩貝丘灣鄉村旅遊區全景 供圖 防城港市委宣傳部
經過多年開發建設,七彩貝丘灣景區建設成為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廣西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帶動交東村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廣西民族特色村寨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試點村”。
在東興市馬路鎮吊應村的柑橘加工廠裏,工人正熟練地使用開皮機將小青柑的柑皮切開、剝離果肉,留下一整個完整的柑皮外表,有的將茶葉填入挖空果肉的小青柑中,一道道工序忙而不亂。據工廠負責人巫林澤介紹,目前公司招有周邊村屯的村民200多人,工人每天大概有150元的收入。
工人正在使用開皮機去除小青柑果肉 攝影 張燕
已裝好茶葉的小青柑 攝影 張燕
“今年我家裏面種有十幾畝小青柑,産量大概有2萬斤。去年果樹結的果少,只賣得幾萬塊錢,今年的收入應該會更高。現在我們農閒時在工廠裏幫忙,每天也能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吊應村村民廖女士説。
烘乾的小青柑 攝影 韋玲
據馬路鎮副鎮長吳陳芳介紹,今年馬路鎮利用銜接資金200萬元,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推進小青柑産業發展。如今,馬路鎮打造形成了吊應村小青柑、大旺村金花茶、大橋村肉桂等特色農業産業,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産業格局,逐漸走向一條産業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文 林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