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桌的佳肴岑溪古典雞。 梁乾勝/攝
提到吃雞,許多人都會想到岑溪古典雞。岑溪古典雞是廣西唯一沒有外來家禽基因雜交的優質土雞品種,先後榮獲“廣西優質農産品”“中華名雞”等10多個稱號,其製作技藝不僅被列入2018年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也成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近年來,岑溪市堅持古典雞養殖與製作的深度融合,推動一二三産業協同發展。圍繞育種、養殖、餐飲等環節,從生態培育、品牌打造到市場拓展,形成了一體化的産業鏈。今年上半年,岑溪古典雞産業鏈收入超過1.5億元。
“一隻古典雞”帶來億元産業收入,它到底有何秘方?近日,記者走訪相關部門、基地、商家等,一探究竟。
1 育種與養殖 一隻雞走出鄉村振興路
8月20日,記者在岑溪安平鎮的種雞養殖基地看到,一群群古典雞被養在數間養殖室裏。
“這裡養的是公、母種雞。古典雞從未引入外來血緣,每只雞都有自己的編號,就像族譜一樣,確保後代的血統純正。”已有16年養殖經驗的覃永志説。
走進養殖棚,新鮮的雞蛋不時從籠下滑出,穩穩地落在鐵欄網上。“種雞下的蛋經過孵化,就成了雞苗,隨後交給養殖戶進行散養。”覃永志説,育種技術對古典雞至關重要,每只雞都需經過嚴格的工藝來培育。
母雞的體重需控制在1.4公斤以下,公雞則不超過2公斤;母雞顏色不能太白或太黃,公雞的顏色也不能太紅,要求統一色調。目前,基地養有1.2萬羽種雞,每天産出6000多枚雞蛋,雞苗的售價平均5元/羽,其中60%銷往珠三角。
走進岑溪市歸義鎮思塘村的古典雞養殖基地,已經養了20年古典雞的邱慶新,正忙著投喂雞群。
“古典雞養殖非常講究。”邱慶新説,古典雞的養殖週期較長,公雞需要養180天,體重達到2.2公斤才能出欄,母雞則需養到130天,體重達到1.5公斤才合格。古典雞的飼料也非常講究,要用碎米、米糠和玉米混合的飼料進行投喂,確保其獨特的風味和優質的肉質。
近年來,岑溪市採取“公司+合作社”“公司+基地”“基地+農戶”等模式,逐步形成了從種苗、養殖、屠宰到真空包裝冷鏈保鮮等的完整産業鏈。目前,岑溪古典雞養殖覆蓋該市14個鎮,養殖戶1300多戶,年出欄3000多萬羽,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致富路。
2 傳承與發展 一條鏈打通産業上下游
岑溪市是岑溪古典雞傳統製作技藝傳承的核心區域。臨近中午,該市一家古典雞系列飯店開始忙碌起來。總廚劉石勝正在準備店裏的招牌菜——水蒸雞。劉石勝師從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陳健波,已在這家飯店工作了12年多。
宰殺瀝血、開膛除臟、清淋剝油、瀝水排酸……劉石勝一番操作後,4個大圓盤裏很快就整齊地擺放了30多只雞。隨後,這些雞被放入蒸箱,用山泉水隔水蒸焗。
“古典雞需要蒸25分鐘。”劉石勝説,蒸煮時間和抹料比例要根據雞的重量調整,且抹料的輕重、火候的掌控都會影響雞肉的味道和口感,非常考驗廚師的經驗和技術。經過了10多年的學習和實踐,劉石勝已成岑溪古典雞傳統製作技藝的行家裏手,先後帶出了數百名徒弟。
記者在該飯店看到,往來食客絡繹不絕,水蒸古典雞是每桌的必點菜式。“我們來這裡就是為了品嘗古典雞,它肉質嫩滑,清香撲鼻,味道非常好,比普通雞要美味得多。”食客黎先生説。
“每天接待客人600多人次,高峰期達1000人次。”該店的負責人蘇小璐説,除了招牌菜古典雞外,店裏還開發了古典雞酒、古典雞寶等系列産品。
近年來,以古典水蒸雞為招牌菜的岑溪古典雞連鎖店輻射到南寧、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僅兩廣連鎖店已達75家,現全國有400多家古典雞加盟店和經銷門店,培養古典雞加工師傅400多人。岑溪古典雞連鎖店有力地促進了岑溪古典雞産業鏈的發展。
3 創新與融合 一盤棋融合全産業鏈條
岑溪古典雞為什麼好?
“岑溪市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産豐富,為古典雞的繁殖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也為岑溪古典雞製作技藝的傳承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這是好味道的根本保障。”岑溪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黎榮臻介紹,該市正以深度融合的一盤棋模式,打造古典雞的全産業鏈條。
該市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旅産業,推動古典雞産業的融合發展。加強與立華3500萬羽黃羽肉雞(包括古典三黃雞)養殖及加工一體化項目的合作,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進一步提高了養殖效率和産品品質,推動了古典雞産業的技術創新和升級。
同時,該市注重生態養殖,通過對雞糞進行發酵處理,試驗種植蔬菜,成功實現了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既消除了養殖過程中的糞便污染,又促進了當地農戶種植堅果、果樹和蔬菜等2.5萬畝。
該市制定方案,每年對古典雞進行綜合防控,並將古典雞納入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建立産品二維碼追溯標識。
為了順應市場擴張的趨勢,岑溪市積極開展農批對接、農超對接、農社對接、農校對接等産銷對接活動,並利用電商平臺、消費扶貧館、“互聯網+”、直播帶貨等行銷模式,實現了特色農産品的線上線下銷售。2023年,岑溪市古典三黃雞的出欄量達到2621萬羽。(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梁乾勝 通訊員 王榮華 梁 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