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壯錦綻放時代芳華
來源:廣西日報  |  2024-09-09 10:43:21

千年壯錦綻放時代芳華

  靖西市壯錦廠生産的壯錦繡球。 黃蓉/攝

千年壯錦綻放時代芳華

  壯族織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李村靈在織壯錦。黃蓉/攝

  陽光透過半掩的窗欞,灑在靖西市壯錦廠的一台織錦機上,織娘的手指靈巧地在絲線間跳躍,雙腳上下交替輕踩踏板,伴隨著陣陣“咔嗒”聲,壯錦逐步成型。

  壯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也是承載壯族文化記憶的“活化石”,其傳承逾千年,壯語意為“天紋之頁”。2006年,壯族織錦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壯錦包包、圍巾、龍寶布偶如今特別受歡迎。”現年56歲的壯族織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靖西市壯錦廠廠長李村靈指著墻上一幅名為“重托”的壯錦裝飾畫介紹道:“壯錦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你看這幅壯錦,畫裏有太陽、月亮和動物,部落首領用雙手托起部落的希望。”

  始建於1956年的靖西市壯錦廠,前身為繡織社,主要功能為傳承和開發民族工藝品。

  李村靈自1987年進廠,與壯錦打交道已有37年,從一名普通織女成長為靖西壯錦“代言人”。“我認為,織出好的壯錦,除了心中有圖,還要心細、專注和持之以恒。”她説。

  傳統的靖西壯錦需純手工製作,包括紡紗、染線、拉紗、梳紗、穿扣、穿棕、結花本、上機挑花織錦至少8道工序。

  簡單的紋樣,熟練的織娘3天可織出1米,如果紋樣複雜,1天僅能織出10釐米,可謂“寸錦寸金”。

  在壯錦廠最為興盛的20世紀80年代,廠裏工人達80多人。“那個時候,壯錦産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李村靈回憶,隨著大量機器生産的紡織品出現,老一代的背帶、被單等壯錦産品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壯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減少,其傳承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

  “由於織錦耗時長、工序複雜,産品銷售渠道單一,很多織娘紛紛轉行,堅守在織錦機前的手工藝人年齡逐漸偏大,視野和思維也不夠開闊。”李村靈見證了壯錦的興衰變遷。

  創新是非遺傳承的靈魂。

  2010年起,李村靈組織團隊改良設備技藝、創新研發産品。傳統織機的寬幅在60釐米內,她經過不斷嘗試與實踐,改造出寬幅達120釐米的織機。原先需要分段織、拼接而成的壯錦可一次性織造,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

  在豐富壯錦産品品類和圖案方面,李村靈與設計師、品牌策劃師加強合作,開發壯錦系列裝飾畫、壁挂、擺件、圍巾、披肩、布偶等新産品,並融入時尚元素,提高産品市場競爭力,讓壯錦得以跟上時代的潮流。

  一個裝飾著壯錦紋飾、係著銀飾小物件的繡球,吸引了在壯錦廠參加研學活動的大學生林玉梅的目光。她説:“壯錦能製作出這麼多‘潮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圈粉’。”

  近年來,李村靈團隊創作的“壯族多用包”“織錦首飾”“美麗鄉村富美山河”等作品榮獲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全國工藝品交易會“金鳳凰”産品設計創新大賽、廣西“八桂天工獎”等各類比賽獎項98個。

  千年名錦成了俏銷伴手禮,不僅在國內名聲大噪,還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

  經過多年的發展,靖西市壯錦廠逐步形成集産品研發、旅遊開發和技工培訓為一體的企業,現有員工35名,年産值達600萬元。

  同時,壯錦廠作為就業幫扶車間,已帶動當地婦女就業500多人,培訓當地婦女2000多人次,幫助困難家庭婦女人均月增收1000多元。

  年輕人也為壯錦傳承和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靖西市壯錦廠“90後設計師黃莉萱手持鉛筆,不時在稿紙上勾勒或修改,繪出蘊含文化底蘊和民族情感的圖案,和28歲的織娘許秀理一起創作壯錦新品。

  在靖西市實驗小學,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看著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織出的壯錦,在黃莉萱設計的圖稿上填色,慢慢了解、喜歡上壯錦文化。

  設置展廳、開展體驗活動、籌備線上直播帶貨……靖西壯錦正由“挂在墻上的藝術品”向生活中“流動的藝術”轉變。近段時間,李村靈帶上各式各樣的壯錦作品,奔赴全國各地參加宣傳推介活動,推廣壯族織錦技藝。

  “天紋之頁”在歲月的洗禮下,愈發閃耀出薪火不滅的別樣光芒。

  李村靈把壯錦傳承作為畢生事業和追求,她説:“壯錦是珍貴的傳統文化瑰寶,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生命力,我們應該不斷創新發展,爭取讓我們的民族工藝品走向世界,讓世界看到我們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淩 聰 通訊員 黃俊華)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