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展示中心內,一幅壯觀的數字地圖映入眼簾。成都位居地圖中心,從這裡出發,交錯的黃白線條象徵著鐵軌,向四週延伸,將成都與全球各地緊密相連,其中一條南向的主通道連接至廣西欽州。
近日,參加“陸海大道通全球·跨越山海共馳騁”——2024“主流媒體看通道”主題採訪活動的媒體記者走進四川的成都國際鐵路港展示中心,了解成都國際鐵路港關於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的相關情況。
成都國際鐵路港 供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作為四川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載體和主要樞紐,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已形成了以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為主,中老、中越鐵路通道為輔的南向多式聯運網絡。自2017年首發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至欽州港的班列開行量每年呈指數倍增長。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從成都出發,經過兩天左右的時間到達離成都最近的出海口——廣西欽州港,再由欽州港進一步銜接海運,前往60多個國家、120多個港口。”成都國際鐵路港展示中心講解人員介紹。
工作人員向媒體介紹成都國際鐵路港 供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今年,成都國際鐵路港積極打造亞蓉歐通道,實現了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接續。如今,貨物可以從中國欽州港、越南安員通過鐵路直接運抵成都,再借助中歐班列的便捷通道,發運至俄羅斯莫斯科、白俄羅斯明斯克、波蘭馬拉等歐洲主要站點。這一條“接力式”的跨國物流通道,不僅縮短了貨物運輸時間,還降低了物流成本,為國內外企業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
為了進一步拓展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輻射範圍,成都國際鐵路港不斷加強與廣西的合作,將聯通的港口從欽州港擴展至防城港、鐵山港,形成更加廣泛的港口聯動體系。同時,成都的到達站點也從單一的城廂站拓展到普興站、公興站、青白江站,實現多站點協同作業,提高貨物的集散效率和流通速度,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貨物流通提供了更加高效、靈活的物流支持。
作為成都中歐班列的始發地,成都國際鐵路港已構建起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截至目前,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量超3萬列,已聯接境外115個城市、境內30個城市,展現出強大的全球物流網絡實力。(文 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