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與東盟陸海相連,已成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發展的前沿和“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開放門戶。近年來,東盟國家在大力推進交通綠色轉型,積極普及推廣新能源汽車併發展相關産業。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深入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深入實施,廣西持續推進新能源産業“走出去”,以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為代表的廣西汽車企業正搶抓機遇,積極深耕東盟國家的市場。
在2024年9月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上汽通用五菱品牌發佈了旗下首款概念車“東盟之光”,與“東盟之光”一同亮相的還有“一二三”東盟戰略,展現了上汽通用五菱實現從“産品出海”向“産業鏈出海”轉變的雄心壯志。
開放的眼光、自信的姿態,是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車産業自主創新帶來的底氣。2022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及自治區科技廳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上汽通用五菱牽頭組建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是首家廣西實驗室,負責統籌推進實驗室建設工作的自治區科技廳在“廣西重大科技專項”裏專門設置了“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專項”,推動實驗室聯合51家高校、科研機構、相關企業承擔了36項科技課題,實現了産學研用協同創新,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工作。
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 攝影 陳宇翔
“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引進了8大院士團隊,圍繞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開展研發。加快了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成果轉化,有力地推動了廣西乃至全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進步。”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法規與標準經理林嘉介紹,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已經授權專利超過6700件,其中新能源相關專利1321件,參與制定新能源汽車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91項, 相關成果獲得省部級及行業科技獎9項。
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新能源實驗室運行總監蔣青松介紹,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今年又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在混合動力系統方面,開發出最高效率43.3%的混動發動機,搭載到我們的五菱星光車型上,實現綜合油耗3.98L/100km;智慧駕駛方面,突破了常規智慧駕駛技術依賴地圖的限制,實現首個可覆蓋全國的“無圖”高速智慧領航系統;製造技術方面,顛覆了汽車工業延續百年的總裝流水線生産模式,創新推出總裝“島式”工廠,工廠效率提升40%,製造週期縮短30%。
近年來,上汽通用五菱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以東盟市場為重要發力點,開啟上汽通用五菱全球化的新征程。在印度尼西亞,上汽通用五菱成為首家在印尼本土建廠的中國汽車企業,2023年以來蟬聯印尼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市場份額超過60%。在泰國,上汽通用五菱不僅在當地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車型,還合作建設CKD 工廠,全力滿足泰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計劃在2030年前,我們將在東盟十國範圍內構建起一條集整車生産、銷售、服務、金融、能源系統、電子電控、智慧電驅等關鍵環節于一體的全方位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成為全鏈出海的先行者。”上汽通用五菱海外事業及工程中心商務總監肖強介紹。(文 蔡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