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強化資源要素保障 助力提速重大項目建設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2-26 17:29:07

  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聚焦基層反映的訴求和問題,著力提升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質效,減輕基層行政成本和壓力。截至11月底,該廳通過建立問題收集反饋長效機制,協調解決190個重大項目用地問題,全區獲批單獨選址交通運輸用地居全國第1位。

廣西強化資源要素保障 助力提速重大項目建設

聚焦全面統籌保障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為防城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規劃保障 供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

  該廳從基層關注的關鍵環節上破題,推動形成高效的用地審查審批運行體系,減輕基層用地報批負擔。如簡化土地成片開發方案審批流程,審批時限縮短9個工作日;印發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要求、建設用地規劃審查規則、土地徵收審查審批要點等規範性文件,推動建設用地報批工作模組化、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廣西重大項目慧選址查詢系統,免費向項目業主、行業主管部門以及基層自然資源部門提供用地選址查詢服務,為項目選址降本減負。今年前11個月,自治區獲批用地預審822件,同比增長13.07%;獲批建設用地25.14萬畝,其中單獨選址交通運輸用地17.42萬畝,居全國第1位。

  針對用地報批過程中部門聯合審查審批不順暢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加強溝通聯動,建立健全要素保障部門聯動機制,有效推動“一窗受理”,實現讓基層“少跑路”的目標。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與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等建立重大項目建設用地全週期服務保障機制,著力打通用地保障各環節梗阻,提高工作協同性。聯合生態環境廳、林業局、海洋局建立項目涉及生態保護紅線聯合審核機制,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和生態保護紅線聯合審查系統平臺,涉及生態保護紅線項目聯合審核平均辦理時間從20天減至10天左右。探索建立用地用林合併審批試點,採取“一張底圖”規範管理、“一次完成”現場踏勘、“一個部門”受理申請、“一套材料”共同使用等舉措,推動解決用地用林審批流程節點多、程式繁雜等問題。

  該廳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主動服務指導,充分聽取基層關於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的實際訴求,切實幫助解決問題。2024年以來,先後印發兩期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問答,幫助基層解決28個集中反映的“疑難雜症”;將共性的31個問題納入政策研究範圍,研究出臺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攬子政策;建立問題收集反饋長效機制,協調解決190個重大項目用地問題。(文 廖東光 陳柯伶)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