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中國軟體評測中心主辦的2024年數字政府評估大會在北京召開,發佈2024年全國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結果。廣西欽州市《基於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實景三維數據賦能平陸運河高品質建設》案例入選2024年數字政府五十佳優秀創新案例,這是廣西自然資源領域唯一入選案例。
大會公佈獲獎案例 供圖 欽州市自然資源局
2022年7月,自然資源部批復同意廣西作為國家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省級試點。廣西自然資源廳將欽州市作為市級試點,指導實施《基於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實景三維數據賦能平陸運河高品質建設》項目,拓展國家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廣西試點在平陸運河建設中的應用場景。先後完成平陸運河市區段17.7平方千米城市級實景三維模型、10.7平方千米鐳射點雲數據和茅尾海入海口段1:1萬水下地形數據生産,實現平陸運河區域開挖前490平方千米的地形級實景三維覆蓋,為運河建設提供了精準的立體時空數據底座。
平陸運河沿線缸瓦窯村坭興陶古龍窯航拍 供圖 欽州市融媒體中心
在試點工作中,欽州市自然資源局以廣西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為載體,融合關聯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現狀、規劃、管理、社會經濟等數據,賦能平陸運河沿線交通體系重構、徵地搬遷、文脈傳承和經濟帶規劃建設。通過基礎信息平臺導入不同的規劃橋梁模型,對欽州市主城區6座新規劃橋梁與周圍環境進行模擬對比,實時調整橋梁大小、位置等參數,結合模型剖析、地形修改等功能精準分析地下管網走向,為平陸運河沿線交通體系重構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同時,該局結合農村房地不動産數據,通過三維面積計算工具,測算自建房屋建築面積和對應補償金額,快速統計出征地搬遷對象的建築總面積和補償總額,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實景三維技術,對平陸運河建設前的507.7平方千米自然資源要素現狀及空間分佈情況進行全方位記錄,系統展現沿線54個文物點分佈,形成一份直觀、精準、原生態的歷史空間資料,不僅留下了可感知的記憶,還見證了運河建設的壯麗過程及滄桑演變。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建設現場 供圖 欽州市融媒體中心
此外,欽州市自然資源局還通過時空數據底座關聯各類專題數據,模擬不同水位或降水等情景下欽州主城區的淹沒範圍,精準評估降水對不同區域的影響,為平陸運河沿線防洪、城市建設等提供基礎數據和決策參考。借助可視域、空間自相關、合規性等分析功能,深度剖析欽州市8個沿邊臨港産業園區的地理位置、交通、産業優勢與生態條件,為平陸運河沿線134.2千米的經濟帶規劃建設提供了時空數據支撐。(文 植小敏 陳東浩 鄧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