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廣西壯族的螞拐節,感到特別有文化氣息,民族民俗文化傳承源遠流長,鏗鏘的銅鼓像音樂一樣動聽,太喜歡這裡的傳統民俗文化了。”來自寶島台灣新北市的遊客陳尉勇激動地説。
東蘭縣壯族群眾向台灣同胞傳授銅鼓演奏技藝 攝影 高東風
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舉辦螞拐節民俗活動迎新春 攝影 高東風
3月1日,農曆二月初二,河池市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迎來一年一度的壯族螞拐節,當地壯族群眾舉行跳螞拐舞、唱螞拐歌,舉辦一系列具有“螞拐”特色的民俗活動,與數萬名遊客共赴一場跨越近四百年的“螞拐”非遺之約。
東蘭縣巴疇鄉巴英螞拐節壯觀的銅鼓 攝影 高東風
當地壯族群眾跳起充滿民族特色的“螞拐舞” 攝影 高東風
東蘭縣巴英村是螞拐節傳統習俗保存最完整的壯寨之一。壯族螞拐節,又叫蛙婆節或青蛙節,主要流行于廣西西北部紅水河流域沿岸一帶的壯族聚居區,是壯族先民青蛙崇拜的遺俗。人們通過祭拜青蛙,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2006年,壯族螞拐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螞拐節篝火狂歡活動熱鬧非凡 攝影 高東風
螞拐節篝火狂歡現場 攝影 高東風
來自泰國曼谷的退休教師明美英被神秘的“螞拐”文化所吸引:“這裡的壯族習俗很吸引我,壯族的螞拐節也很有特色,巴英壯寨空氣清新,美麗宜居,看到老人小孩的生活很幸福。”
當地壯族群眾進行非遺展示 攝影 高東風
當地農市大集特別紅火 攝影 高東風
近年來,東蘭縣巴疇鄉以“螞拐節”為契機,創新舉辦巴疇壯寨農耕文化旅遊節“一月一主題,一村一品牌”的特色民俗節慶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50余萬人次,帶動消費1000萬元,有力促進了當地文旅産業的發展。(文 高東風 牙紅院 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