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北海段)建設用地獲國務院批准,這標誌著該項目涉及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5個市的建設用地全部獲批,總用地面積達2006畝,為工程進入全面施工建設新階段提供了有力的自然資源要素支撐。
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項目總投資278.3914億元,是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工程以鬱江為核心水源,主要通過6條輸水幹線,連通廣西12條河流和15座水庫,輸水線路總長492公里,形成內連外調、區域互濟的水網格局。項目建成後,將為南寧、北海、欽州、玉林等重點城市提供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完善多水源供水保障格局,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併為加強農業灌溉、保障糧食安全、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和改善水生態環境創造條件,受益人口約1400萬人。
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用地報批,廣西自然資源廳多管齊下,全程服務。在前期工作指導方面,面對項目涉及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土地用途調整、生態保護紅線論證、耕地佔補平衡落實、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費等複雜局面,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多次深入項目一線,指導建設單位、市縣有關部門,研究並行推進工作方法,及時協調解決前期工作中遇到的“疑難雜症”,極大節省項目建設用地報批前期工作時間。在審查上報環節,接到項目正式組卷上報後,該廳開通“綠色通道”,即到即辦、專班審理,及時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上報自然資源部審查,提高項目用地報批效率。
廣西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工程建設用地的全面獲批,為後續建設按下“加速鍵”,廣西水資源優化配置將迎來新的里程碑,對區域發展、民生保障和生態建設起到重大推動作用。(文 周復宏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