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印發《關於強化標準引領和品質支撐加快構建廣西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通過提升標準與品質水準,以標準品質賦能産業升級,為廣西的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
《實施意見》提出,廣西將深入實施品質強桂戰略,補齊産業、園區在標準和品質服務方面的短板,致力於以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以品質築基激活創新動能,以標準升級促進全區經濟高品質發展。到2027年,完成廣西牽頭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500項以上、行業標準400項以上目標,實現部分標準全國“領跑”,新增1500項以上核心關鍵檢驗檢測能力,實現重點産業、重點産品和重點進出口商品檢得快、檢得全、檢得準,大力提升廣西在全國乃至全球産業競爭中的地位。
根據要求,廣西將聚焦人工智能領域標準需求,加快算力、演算法、數據等關鍵標準的研製,完善標準體系,推動工業機器人在生産製造中的廣泛應用;聚焦戰略性新興産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領域加快標準研製與推廣,填補檢驗檢測空白;聚焦傳統優勢産業,推動標準體系更新迭代,開展涉碳管理體系認證,以先進標準推動産業向智慧化、數字化轉型。
在賦能現代農林業發展方面,廣西將圍繞“10+3+N”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體系,提升現代農業的品質效益,構建全産業鏈標準體系,打造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測體系,支持企業開展高端品質認證;在現代林業領域,構建涵蓋23個子領域的林業標準體系,提升高端林木産品檢測能力,助力林草業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在賦能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廣西將加快制定現代物流、生活服務等領域的標準,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推進智慧口岸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提升口岸通關效率,推動內外貿産品同線同標同質。
《實施意見》明確,廣西將加快完善品質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籌建、建設一批國家和自治區級品質基礎設施平臺,在産業園區設立服務站點,強化食品和工業産品品質基礎設施建設;設立品質發展專項資金,在自治區科技計劃中設立品質基礎設施指南方向;建立健全中國(廣西)—東盟口岸檢驗檢測體系,推動海關實驗室與地方平臺共享共融;深化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打造海外標準化合作項目,推進中國標準與東盟國家標準的協調對接,推動與東盟國家品質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實施意見》強調,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局等各有關部門要制定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每年具體任務,確保實施意見有效落實。保障品質基礎設施建設經費。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對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領域的宣傳和培訓,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推動現代化産業體系高品質躍升,為全國産業發展提供“廣西經驗”,助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文 甘孝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