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廣西自然資源融媒體中心
日前,2025年(第十二期)中國—東盟礦業人才交流培訓“礦産資源開發利用”專題班在南寧結業。來自中國與東盟國家的23名學員完成為期3周的專題學習。東盟學員表示,此次培訓內容務實、課程合理,讓他們對中國—東盟礦業合作前景充滿期待。
本期培訓班由中國—東盟礦業人才交流培訓中心舉辦,聚焦礦産資源綜合利用,系統講授中國礦業管理最新政策法規與技術標準,並組織學員圍繞“礦業高品質發展與區域合作”深入研討,分享實踐經驗,搶抓合作機遇。
培訓期間,學員們來到武宣縣盤龍鉛鋅礦地下320米工作面,實地學習了礦床開拓與地下開採完整工藝流程,並在廣西自然資源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教育體系深度交流。通過深入平果市鋁土礦綠色勘查示範區現場教學,深入南國銅業現代化銅冶煉廠實地考察,學員們深入了解了“邊勘探、邊修復”的生態友好型勘查模式及全球領先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對中國礦産資源開發利用的綠色轉型有了全新認識。
培訓班還組織學員體驗書法、感知端午習俗等中華文化,通過多元文化交流,增進學員間的了解與友誼,為未來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結業典禮現場 攝影 任紹威
結業儀式上,東盟學員表示,此次培訓內容務實、課程合理,加深了他們對中國—東盟礦業高品質發展的認識與思考。
據了解,中國—東盟礦業人才交流培訓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來,已為東盟國家礦業主管部門培養近400名礦業管理人才,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礦業智慧”。(文 植小敏 謝安芝 鄧科南 視頻製作 任紹威 植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