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江品牌借倉“出山入灣”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6-10 12:08:56

  深圳寶安,南海之濱的創新引擎;河池環江,桂西北山區的林業大縣。一東一西,兩地相隔千里。如今,一座前置倉打破了距離的天塹,架起粵桂協作的新橋梁。

  近日,粵桂協作首個農林産品前置倉項目在深圳寶安區正式投入運營,以“零租金+雙倉聯動”模式,構建“産地加工—灣區倉儲—市場直銷”全鏈條體系,有效破解了環江林木、礦泉水等大宗産品出山難的困境,也為東西部協作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鑒的樣板。

  物流倉儲成本高是阻擋環江林木産業進軍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道高墻。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森林覆蓋率達78%,年産木材超50萬立方米。過去一車木材運到深圳,運費和倉儲佔成本的三成。

  前置倉項目的啟用,打破了這道高墻。深圳寶安區以“反向飛地”模式,在轄區黃金地段提供1299.5平方米、層高4米的零租金倉儲空間,並聯合深圳經銷商成立運營團隊。

  這一佈局讓環江的農林産品可以前置到寶安區的黃金地段進行倉儲,破解了以往被動接單生産、物流倉儲成本高、銷售渠道少等産業發展瓶頸。

  更關鍵的是區位優勢的疊加。前置倉坐落于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與深中産業拓展走廊交匯處,依託廣深沿江高速、107國道,2小時內可觸達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推動環江産品與灣區市場需求精準銜接。

  環江的香杉建築模板、阻燃板等産品,可借此實現“上午下單、下午到貨”,訂單響應時間從3天壓縮至3小時。而且,以前只能接整車訂單,現在傢具廠的小批量需求也能快速響應,並能根據前置倉銷售數據,精準調整産地端生産計劃。

  通過前置倉輕量化市場適配和中心倉規模化供應鏈底座的緊密銜接,有效解決了環江傳統林業産業模式中生産與市場脫節等痛點問題。

  “在寶安設置前置倉,政府提供的免費倉儲空間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固定支出。加上政府搭臺降低了市場進入壁壘,也增加了産品曝光的機會,加速提升品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認知度。”廣西木論白丹生態飲用水有限責任公司粵港澳大灣區代理人石盼盼表示。

  據測算,通過環江中心倉+寶安前置倉“雙倉聯動”,可直接幫助環江企業每年減免倉儲成本近100萬元。

  品牌價值的“抱團”提升更具深遠意義。環江在深圳設立區域品牌展銷中心,助推環江從傳統“生産地低價批發”向“銷地品牌化零售”的躍升。

  環江充分利用前置倉和展銷中心綜合服務平臺,將單獨展銷林産品擴展至環江優質礦泉水、蠶絲被、生態醬油等20余種特色産品展銷,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超50家,為特色産品拓寬“産供銷”路徑,帶動相關産品成交額突破2000萬元,成為環江品牌“出山入灣”的核心支點,實現特色産品産銷從“單打獨鬥”變為“抱團共贏”的良好局面。(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藍 鋒 河池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龍 隆)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