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首個20萬噸級高樁散貨碼頭在北海投産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6-23 14:39:07

  原標題:廣西首個20萬噸級高樁散貨碼頭在北海投産

  前港後廠 鋁業向海

廣西首個20萬噸級高樁散貨碼頭在北海投産_fororder_8738242_hhb_1750311925226_b

工人在鋼架上施工。

廣西首個20萬噸級高樁散貨碼頭在北海投産_fororder_8738244_hhb_1750390231243_b

礦石場棚頂施工場景。 賓綠淘/攝

廣西首個20萬噸級高樁散貨碼頭在北海投産_fororder_8738243_hhb_1750311876130_b

項目投産前,技術人員檢查設備。

廣西首個20萬噸級高樁散貨碼頭在北海投産_fororder_8738238_hhb_1750311837128_b

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全景。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覃鴻圖 通訊員于威/攝

  天高海闊,微風徐徐。一艘滿載巨輪緩緩靠泊後,佇立在碼頭的卸船機立即揮舞臂膀,開始繁忙的卸船作業。

  6月12日,位於廣投北海臨港循環經濟産業園內的綠色生態鋁項目配套20萬噸級碼頭正式投運。作為廣西首個20萬噸級高樁散貨碼頭和北海首個20萬噸級碼頭,它的“首秀”吸引著眾多目光。

  “碼頭投産,打通了廣投集團鋁産業向海的任督二脈,助力廣西鋁工業高品質發展。”廣西廣投臨港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麥勇軍表示。

  一個碼頭的投産為何這般重要?它將如何帶動産業發展?記者一探究竟。

  1 創廣西建設速度之最

  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配套20萬噸級碼頭總投資約8.7億元,泊位長361.5米,設計年通過能力988萬噸。

  為滿足20萬噸級貨輪靠泊條件,泊位選址在距岸邊300余米的深水區,同時建設一座引橋通往泊位。

  産業發展,港口先行。該泊位工程開工後,便快馬加鞭建設,取得了一次次工程節點突破。

  “它是一座高樁碼頭,由插入海底的425根鋼管樁撐起來。每根鋼管樁重約30噸、直徑約1米、長約50米,每根樁需要近1500次錘擊才能準確就位。那時候,打樁聲響徹海灣。”廣西廣投臨港碼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賢桂回憶項目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時説,“我們統籌參建各方力量,緊密協作,克服複雜多變的潮汐氣候條件等不利因素影響,實現鋼管樁沉樁提前完成節點目標。”

  項目搭設鋼棧橋和採用架橋機安裝梁板,將水上施工轉為“陸上”施工,將潮汐變化等因素影響程度降至最低。

  項目自2024年1月18日開工至12月18日卸船機成功上岸,用時僅334天,創造了廣西20萬噸級碼頭建設新速度。

  該碼頭還實現“抓料卸船、堆取料輸運”的全流程智慧化,配置3台橋式抓鬥式自動化、無人化卸船機,均是目前廣西單臺最大卸船額定能力的卸船機,單臺每個小時可卸貨2500噸。

  “這是廣投集團第一個自主投資、自主建設的碼頭,它兼顧工程品質與建設速度,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提振了整個生態鋁項目建設的信心。”麥勇軍説。

  2 一張划算的物流帳單

  從空中俯瞰,一條藍色的傳送帶將泊位與岸上倉庫串聯起來,像是在海面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場,無人化卸船機自動運轉,傳送帶源源不斷地將鋁土礦往工廠倉庫輸送。這是國內距離後方鋁土礦堆場最近的氧化鋁項目配套碼頭,省去了陸地運輸的成本。

  據測算,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一期生産需進口鋁土礦約600萬噸/年,均走海運。該項目投入鉅資自主配建該泊位,背後是精打細算的物流賬。

  記者從北海市商務局(口岸辦)了解到,泊位投産後,北海正全力推動泊位對外開放驗收,屆時將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劉賢桂介紹,泊位開放後,該公司將採用20萬噸級貨輪,滿載從幾內亞航行至防城港,卸下部分貨物後(北海航道最大通航條件為10萬噸級),再繼續航行至北海,卸下的貨物再裝其他船運抵北海。相對於泊位對外開放前貨物全部在防城港卸船轉運到北海,每年可節約成本上億元。

  讓企業倍感振奮的是,北海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已于2024年開工建設,預計于2027年竣工,屆時北海的航道將提升到20萬噸級。航道全長67.4公里,起點位於潿洲島北側,規劃連接至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配套20萬噸級碼頭。

  “這是重大利好消息。”劉賢桂説,到時候從幾內亞始發的滿載20萬噸級貨輪可以直達本泊位。按照一期生産進口鋁土礦數量,相比于當前在防城港過駁轉運,每年可以再節約物流成本超億元。

  3 泊位背後的廣西鋁業向海

  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配套20萬噸級碼頭後方,是如火如荼建設的鋁項目大工地,數千名建設者正全力趕工。項目多個工序已安裝了生産設備,進入試車階段,新員工正加緊熟悉設備佈局和工藝流程,全力衝刺今年三季度投産目標。

  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總投資500億元,其中一期總投資約159億元,建設年産200萬噸氧化鋁及配套工程,建成達産後預計可實現産值約271億元,貢獻稅收18億元/年,帶動就業崗位8000個。

  鋁業是廣西重點打造的千億元産業之一,但之前未在沿海佈局。如今,在廣西向海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鋁業亟須轉型升級,向海圖強。

  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是自治區鋁産業高品質發展決定發佈後首個批復沿海氧化鋁項目,也是國內距離港口最近的沿海氧化鋁項目。

  “項目不僅有先天的物流優勢,還有充足的礦産資源作為支撐。”麥勇軍介紹,該集團公司在幾內亞儲備有30億噸的優質鋁土礦,極大增強廣西鋁産業的資源保障能力,助力廣西鋁工業二次創業。

  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是廣西投資集團北海臨港循環經濟産業園的核心內容,一期項目投産在即,規劃項目加快落地建設,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港口物流—海外礦産資源—能源—鋁業—資源綜合利用—泛半導體材料等業態”集聚的臨港循環經濟産業園,逐漸由藍圖變成現實。

  如今,北海臨港循環經濟産業園向新逐綠,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力求實現生産過程的綠色化和生態化。

  鋁業發展,需要充足的電能作為保障。對此北海臨港循環經濟産業園早有佈局——廣投北海電廠四台機組年發電量可達100億千瓦時,此外每年可為綠色生態鋁項目提供340萬噸蒸汽。

  現在20萬噸級泊位投産,讓北海臨港循環經濟産業園再添“新丁”,一個集“礦+港+電+鋁”的循環經濟産業園呼之欲出。

  當前,北海正在謀劃發展鋁基材料産業,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作為産業龍頭,其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將增強産業鏈上下游企業進駐北海的信心,推動産業集群成勢。

  採訪最後,記者穿梭于工地中,滿眼是卸貨繁忙的碼頭以及爭分奪秒的項目建設場面。此時“向海而興、向海圖強”這一振奮人心的號角,化作了“前港後廠、産業集聚”的具象。(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覃鴻圖 通訊員 于 威)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