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果綴滿小康枝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7-04 15:05:5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762891_cenhr_1751366456655_b

果農在果林中採摘梨子。 本文圖片均由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蘇時榕/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767016_cenhr_1751530136825_b

翠玉梨。

  盛夏六月,驕陽似火,卻擋不住人們奔赴一場千年之約的熱情。穿城而過的灌江帶來了陣陣果香,那是雪梨的清甜、黑李的醇厚,還有新米散發的淡淡清香,交織成一幅屬於夏日的豐收圖景。

  6月30日(農曆六月初六),灌陽縣的“六月六”嘗新節如期拉開帷幕,整個縣城仿佛被一股濃郁的節日氣息包裹。這場延續了千年的豐收慶典,如今早已不是簡單的民俗活動,它搖身一變,成為集民俗文化展示、特色産業推介、文旅深度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盛會,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們前來共赴這場夏日狂歡。

  本次活動以“桂品出鄉·嘗新梨李”為主題,在今年的節慶活動中,遊客不僅能體驗“聽桂劇、嘗新米、摘鮮果、捉泥鰍、喝油茶、吃涼粉”等傳統項目,更能參與“灌陽雪梨,甜蜜之約”短視頻創作大賽、國際水果品鑒會等創新環節,這種“傳統民俗+現代農業+數字傳播”的組合,使節慶活動成為展示灌陽形象的窗口,讓遊客沉浸式感受灌陽瓜果飄香、梨李豐收的快樂氛圍。

  開幕式現場熱鬧非凡。嗩吶《瑤族豐收曲》吹響山野歡歌,彩調劇《王三打鳥》以詼諧表演重現桂北生活圖景。桂劇表演《山水梨園》展現了灌陽山水與桂劇文化的完美融合,讓大家感受到桂劇這一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簽約環節也成為焦點——灌陽縣與哈薩克斯坦採購商、國內多家農業企業達成黑李、糧食、蔬菜等品類採購意向。

  “喝一口油茶,吃一口涼粉,這滋味太美妙了。”來自廣東的李先生感嘆道。在濱江東路,一場別開生面的美食盛宴正在上演。“油茶香 灌陽味”技藝展示街與“梨李沁涼 灌陽涼粉集”雙展齊開,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打卡。在眾人期待的挑擔比賽中,參賽隊員們摩拳擦掌、蓄勢待發,隨著一聲令下,他們迅速挑起扁擔,從賽場起點奮力向另一端奔去。“快!再快一點!”圍觀群眾熱情高漲,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

  百米長的美食街上,從7歲就開始學習打油茶的傅培艷正用茶槌敲打鑄鐵鍋,茶香混著炒米的脆響吸引了眾多遊客。她的攤位前立著塊電子屏,循環播放著“灌陽油茶製作技藝”的紀錄片。“以前擺地攤賣油茶,現在遊客搶著跟我學打油茶,去年收了20多個徒弟,有上海的、廣東的。”

  分會場活動同樣精彩紛呈,蓮溪廬休閒農業示範區同步開展捉泥鰍、燈光秀、親子遊園等活動;千家洞雪梨黑李示範區推出果樹認養活動,遊客可現場認領果樹並體驗採摘樂趣。各鄉鎮的特色民俗活動也輪番上演,整個灌陽沉浸在節慶氛圍中。

  “六月六”嘗新節的演變,折射出灌陽對文旅融合的深度思考。作為集文化傳承與農産品推介於一體的重要平臺,嘗新節正以其獨特的方式,為農民們打開了增收的大門,助力鄉村振興蓬勃發展。

  灌陽地處桂北山區,中亞熱帶季風氣候賦予這裡“四季有果”的獨特優勢。作為“中國雪梨之鄉”和“中華名果”黑李的核心産區,全縣雪梨種植面積達6.01萬畝,年産量17.2萬噸;黑李種植面積9.21萬畝,年産量13.73萬噸。值得關注的是,雪梨深加工項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桂林理工大學研發的雪梨幹生産線,年處理鮮果20萬公斤,年産值達300萬元。

  在2025年灌陽政府工作報告中,該縣明確提出“四大品牌”創建目標:“灌陽有味”聚焦油茶、雪梨乾等特色美食,制定地方標準並打造示範街區;“灌陽有禮”整合“兩雪一紅一禪茶”等産品,推出10款以上城市伴手禮;“灌陽有戲”通過桂劇演出、國際賽事實現“月月有活動”;“灌陽有景”則串聯紅色遺址、傳統村落和生態景區,打造過夜遊精品線路。(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蘇時榕 通訊員 王遊明)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