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新建貴州黃桶至廣西百色鐵路(以下簡稱“黃百鐵路”)那蒙澄碧河特大橋施工現場機械轟鳴,隨著混凝土緩緩注入大橋9號墩連續梁0號塊模板,標誌著黃百鐵路廣西段首個連續梁開始澆築,橋梁工程進入上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
黃百鐵路那蒙澄碧河特大橋0號塊澆築施工現場 攝影 秦垣棋
位於百色市右江區境內的那蒙澄碧河特大橋全長686.928米,連續梁設計長度112米,大橋跨越澄碧河水庫和銀百高速公路。承建大橋的中鐵二十五局那蒙澄碧河特大橋施工負責人何春龍介紹,大跨徑整體連續梁一般採用分節段施工,每一節段稱之為“塊”,0號塊是連續梁分節段施工時最先澆築的單元,是梁體結構延伸施工的起點,也是連續梁施工的關鍵環節。
施工人員對那蒙澄碧河特大橋0號塊進行澆築 攝影 莫小斌
本次澆築的0號塊長12米,需要一次性完成312.64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針對混凝土澆築量大、鋼筋密集造成布料難等挑戰,施工單位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嚴格把控關鍵工序,從混凝土的攪拌、運輸,到澆築、振搗,安排技術人員全程盯控,確保每個環節精準落實、規範執行。連續梁節段採用全封閉挂籃施工,防止施工物料掉落銀百高速公路,確保行車安全。
黃百鐵路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高級工程師黃德輝介紹,截至目前,黃百鐵路全線進入提速建設階段,工程建設完成總體進度的21%;其中,廣西段33座隧道已貫通5座,路基工程完成35%,橋梁工程完成48%,隧道工程完成23%,橋梁進入梁部施工階段,超額完成上半年建設投資任務。
施工人員在那蒙澄碧河特大橋連續梁0號塊頂部進行鋼筋綁扎 攝影 莫小斌
黃百鐵路全長約315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為國家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標誌性工程。線路北接滬昆鐵路,南連南昆鐵路,途經百色革命老區以及苗族、瑤族、布依族等民族地區。項目預計2028年建成通車,屆時將進一步完善區域鐵路網佈局,成為貴州北部地區至廣西北部灣地區的便捷通道,對於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 莫育傑 莫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