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樣為科技工作者“打CALL”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7-18 13:35:36

  從打破國際壁壘的橡膠裝備專家,到深入田間送技的志願服務隊;從首批223名被托舉的青年才俊,到線上線下超200萬人參與的科普熱潮……連日來,廣西各級科協組織圍繞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推出“五個一”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禮讚科技工作者,點燃創新激情,為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注入澎湃“硬核”動能。

  一封信寄深情,致敬科技赤子心。5月29日,廣西科技館主會場內,一封飽含深情與期待的《致全區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首次以自治區黨委、政府名義響亮宣讀。信中對全區科技工作者在推進創新型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給予高度讚譽,稱讚其為壯美廣西建設提供了“硬核”支撐。信中號召堅持“四個面向”,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堅守科技報國初心,砥礪科技強國使命。這份肯定與關懷,如暖流般涌向八桂科技工作者心頭,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熱情和報國情懷。

  一場展繪願景,點燃全民創新熱情。在廣西科技館主會場,人工智能科普展、“科技強國”主題展等展陳活動集中亮相,公眾通過互動裝置、模型演示與場景體驗,沉浸式感受各項人工智能技術。主題展區則全景式呈現廣西在新能源、現代農業、智慧製造等重點領域的技術突破和成果應用。同時上演的頒獎典禮、科學家精神舞臺劇表演與廣西科學家精神宣講工作室授牌等環節相互輝映,共同構成強大的“熱源”,將科學家精神與創新成果直觀、立體、鮮活地傳遞給公眾。此次新授牌的26家廣西科學家精神宣講工作室(以鄭皆連院士、王雙飛院士等領銜),將成為持續弘揚科學家精神的堅實陣地。

  一項獎樹榜樣,激發創新奮進動力。在本次系列活動中,第四屆廣西創新爭先獎、廣西卓越工程師獎頒授活動表彰了一批長期紮根科研一線、在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優秀科技工作者。獲獎代表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鄧文忠教授主持研發的二至五複合橡膠擠出機組成功打破國際技術壁壘,使我國躍居全球橡膠擠出裝備技術引領者行列。獲獎者房文霞道出科研真諦:“科研不應囿于實驗室,更要走進田間地頭、百姓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一張網聚合力,覆蓋城鄉多點開花。本次系列活動實現了區市縣三級聯動、遍地開花。南寧打造“雙線融合”科學家精神傳播矩陣,5月覆蓋人群突破10萬人次;柳州設立科技工作者宣傳專欄;桂林恭城創新融合“非遺+科技”,賦能傳統油茶文化;梧州、北海等地也紛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涵蓋科技志願服務、科學家精神宣講、科普培訓等。據不完全統計,活動期間全區各級科協組織開展重點活動超810場次。

  一股新銳,托舉未來。科技的未來在青年。廣西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首批精準遴選出223名托舉對象。該項目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助力潛力科技青年在創造力黃金期潛心研究、勇攀高峰,為廣西科技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青”動能。與此同時,全區科技志願服務活動深入社區、鄉村、學校、企業,惠及群眾近20萬人次。(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林 娟 通訊員 方一舜 陳 磊 實習生 趙子媖)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