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當天,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條例的有關情況。
新聞發佈會現場 供圖 廣西人大新聞信息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管理條例》是廣西檔案工作領域重要的地方性法規,自2007年5月修訂以來,對加強檔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維護國家檔案資源安全,服務改革開放和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檔案工作既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也存在基層檔案專業人才短缺,基礎設施設備跟不上新時代發展需要,傳統檔案服務已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檔案服務需求等新挑戰。為此,聚焦解決檔案工作短板弱項,通過法定程式修訂條例,使條例與上位法保持一致、適應檔案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對於維護法治統一、解決檔案工作實際問題和困難,十分必要和迫切。
自治區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肖遠貴介紹,條例要求檔案館以及其他檔案保管單位應當加強紅色檔案保護和管理工作,特別是與廣西有關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和重要人物的紅色檔案的調查、收集和整理工作。對重要、珍貴的紅色檔案實行重點保護,優先開展搶救和修復。鼓勵和支持利用紅色檔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動,教育引導人們從紅色檔案中不斷汲取精神力量。
條例結合廣西實際,明確檔案工作應當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並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檔案的收集、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進行明確,規定鼓勵和支持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收集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檔案,依法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檔案,並加強研究和開發利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建設貢獻檔案力量。同時,為了在檔案工作中突出廣西特色,條例還規定,鼓勵和開展反映地方文化習俗、民族風貌、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特色品牌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各類檔案資源建設。
“條例的修訂為我們加強全區檔案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促進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檔案行業管理、提升依法管檔治檔水準,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全區檔案事業高品質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陸波介紹。(文 蔡俊聰 實習生詹偲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