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西灣紅沙環險堤荒灘變身全球生態案例
來源:廣西日報  |  2025-08-05 16:22:25

  8月3日,防城港西灣紅沙環。潮起潮落間,新築的生態海堤如翡翠玉帶蜿蜒入海。堤岸之上,紅樹林舒展枝葉與海風相擁,白鷺群掠過鏡面般的水面;堤岸之下,彈涂魚騰躍、招潮蟹橫行,趕海的孩童笑聲灑滿灘塗。

  “以前這堤岸破敗不堪,颱風來時,全家都睡不踏實。你看,現在它穩如泰山。”世代居住在此的漁民陳先生指著生態海堤,眼角漾著笑意。

  在紅沙環生態監測站的瞭望臺遠眺,海堤五層生態結構清晰可見——最外側的灘塗種植有紅樹林9913平方米,向內是750組人工魚礁構成的“水下森林”,堤身被濱海植被密密包裹,堤後是錯落有致的景觀林帶,最內側則是貫通全程的生態廊道。

  誰能想到,2012年之前這裡是另外一番景象:海堤護坡風化剝落,堤身植被覆蓋率僅4.25%,周邊紅樹林覆蓋度不足5%,水土流失直接威脅著西灣航道的安全。

  防城港市以三期系統性修復工程破題,創新構建“紅樹林+海堤+濱海植被”的複合生態系統。如今,這條生態海堤已成功抵禦10余次颱風侵襲,包括2021年那場風力達14級的強颱風,成為周邊300余艘漁船的“安全港灣”。更可喜的是,生態鏈的修復讓這片海域煥發新生——底棲生物量增長555%,彈涂魚、招潮蟹等重現灘塗,海陸生物聯通廊道讓這裡成為北部灣重要的生物種質資源庫。

  生態效益正加速轉化為發展動能。生態海堤建成後,2022年接待遊客7萬人次,創造旅遊消費約7000萬元。其“減災與生態協同”的建設模式被納入《廣西海洋生態環境修復行動方案》,已在全區78.5公里海岸線上落地生根。

  生態海堤築起的不僅是安全防線,更是發展跳板。堤前紅樹林年碳匯增量達18.07噸,秋茄與桐花樹形成自然繁殖的穩定群落;沿岸興起的生態民宿、趕海體驗項目,讓村民人均年收入顯著提高。

  2023年,這個邊境港灣的生態實踐入選自然資源部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共同評選的“全球海岸帶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八大國際案例”之一,成為全國生態海堤建設的參照樣本。“守護好每一寸海岸線,就是守護邊疆高品質發展的根基。”防城港市海洋局副局長羅愛勝表示。(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楊 康)

編輯:劉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