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六週年建設碩果纍纍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8-30 00:08:43

  8月2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以實幹實績實效推動廣西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的第十三場,主要介紹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六週年建設成果。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六週年建設碩果纍纍_fororder_圖片3

發佈會現場

  據介紹,自設立以來,廣西自貿試驗區緊扣國家賦予的面向東盟、陸海聯動、沿邊開放三大使命,全力推進120項改革試點任務落實。累計推出了21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10項獲海關總署備案,2項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1項納入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文件推廣。

  六年來,廣西 “試驗田”種出喜人成果。在推動高水準制度型開放方面,廣西與新加坡等8個東盟國家建立標準、認證交流合作機制,推出28項國家標準、4項地方標準。在面向東盟開放合作方面,廣西搭建“中華文化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文創平臺”,建成首個面向東盟的跨境徵信服務平臺,在新加坡落地全國首個氣象數據海外雲節點。

  六年來,廣西圍繞企業需求,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提升投資便利化上,推行“免審即得”等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實行“一表即入”承諾審批模式,讓企業註冊壓減審批時間80%。在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上,通過桂渝跨區域協作,推出新能源汽車鐵海聯運海事監管一體化改革,打通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最後一公里”;“藥食同源”進口商品通關種類增至39種,保稅倉儲進口榴蓮、出口工程車等新業態發力,推動貿易新業態發展。今年1—7月,跨境電商交易額達150.9億元,同比增長26.4%。在提升金融便利化水準上,落地全國首筆“碳減排工具+可持續發展掛鉤+數字人民幣”貸款,企業可以通過碳減排目標指標爭取低利率的貸款資金。在提升運輸往來便利化水準上,在全國率先開展快捷通關改革,友誼關口岸日最高進出境車輛突破2000輛次;欽州港集裝箱吞吐量累計3617.4萬標箱,躋身全球集裝箱港口前30強。

  目前,廣西正圍繞數字經濟、石化化工等6條跨境産業鏈,讓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南寧片區依託國際通信樞紐,加快推進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項目建設,培育規上數字經濟企業124家,全力打造“AI+製造”産業集群;欽州港片區加快廣西綠色化工新材料産業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平臺籌建,大力推進華誼、中石油等項目形成千億級綠色化工産業集群;崇左片區搶抓沿邊“黃金賽道”,主攻電子信息、東盟特色加工等百億元産業鏈,吸引42家東部企業“組團入桂”。 

  六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設立企業超12萬家,是設立前的32倍;稅收年均增長29.5%;工業産值年均增長15%;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24.3%;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6.1%。以萬分之五的面積貢獻了全區42%的實際使用外資和39.6%的外貿進出口額,成為開放經濟的“高産田”。(文/圖 張燕)

編輯:林姍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