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貴州福泉・仙橋王卡“殺魚節”8月25日在清水江邊的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仙橋鄉王卡村舉辦。
“殺魚節”,是貴州清水江一帶苗族的農祭節日,展現了保存至今的人類遠古集體漁獵生活遺跡,是漁獵生活在農耕社會的儀式性記憶,也是漁獵文化向農耕文化過渡的文化遺存。節日帶有濃厚的原始群居守獵的生活遺風。仙橋鄉王卡苗族“殺魚節”2006年被列為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王卡村村民扛著魚叉背著魚簍前往江邊進行“殺魚節”活動 (攝影 楊麗瀧)
“清水江沿岸的苗族同胞每年都會自發聚集到王卡蛤蚌河和清水江交匯處,參加‘殺魚節’活動,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主持“殺魚節”祭祀河神儀式的寨老王忠介紹説,“節日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河邊,從河裏叉起一條條鱗魚,架起鐵鍋,燒起篝火,用河水煮魚。然後喝米酒、吹蘆笙、唱山歌,祭天求雨,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據王卡村裏村民們介紹,近年來,生活條件發生很大改善,舉辦“殺魚節”更多是為了文化傳承和旅遊開發。如今,“殺魚節”日期一般由寨裏的族長和威望高的長者約定。
2018年貴州福泉・仙橋王卡“殺魚節”在清水江邊舉辦 (攝影 楊麗瀧)
“殺魚節”前幾日,王卡村派人上山採摘樺香葉,帶回後將其搗制藥用於麻醉河魚。村裏的男人們在家製作魚叉和魚簍準備漁獵,女人們則在家磨豆腐、蒸花米飯慶祝收穫。
由王卡村寨老主持出征儀式後,“殺魚壯士”扛著魚叉背著魚簍來到江邊,先殺雞祭天祭祖祭河神,再到上游投藥,讓溪流裏的魚“半昏半醒”,然後三五成群手拿魚叉,站在岸邊水裏,看見昏昏欲睡的大魚游來,舉起魚叉,向水中的魚兒刺去,誰刺中就歸誰。遊客則到溪流旁邊的魚塘裏渾水摸魚,雖然弄得滿臉泥水,卻十分開心。
“殺魚壯士”扛著魚叉背著魚簍前往江邊 (攝影楊麗瀧)
經過辛苦的忙碌,漁獵後的王卡村裏的苗族人家都準備了豐盛的飯菜,家家戶戶圍著鐵鍋,喝米酒,吹蘆笙,唱山歌,舉行家庭“魚宴”。遠道來客,也被“搶”入席。(文 楊麗瀧)